燕昭的学习表,排得很满!
古文专业,是他的老本行,完全难不倒燕昭。
他的古文学识,比之大学老师教授都不差分毫。所以专业课倒是不需要燕昭费神费心学习,大学相比高中课业本就宽松,即使是大二大三课业重,也不是每一日的课程都排满了的,还是剩余了许多空闲时间。
而燕昭的课余空闲时间,便被淳雅安排来用于英语的学习恶补,争取能在大三下半学期,英语过四级,这是燕大对每一个学生的要求,英语不过四级毕不了业,拿不到毕业证。
别看还有两年的时间,但燕昭还要修满学分,还有各类过级考试,两年的时间真的很紧凑,要是脑子愚笨点,真心忙不过来。
也只有燕昭这样的高智商,才敢挑战!
忙碌的时间,过得很快!
时间飞逝而过,九月眼见就要结束,悄然临近十一国庆长假。
十一长假前一个星期,放假前的最后两天。
燕大图书馆里!
淳雅与燕昭正坐在靠窗的位置,身边放置着很高一摞书本。两人没有交谈,低头各自看着书。淳雅整张脸都埋在一本很厚很大的书里,看得津津有味,一点不嫌枯燥。
“嗯、、、、、、对了!燕昭哥哥,你决定好要选修哪几门课程了吗?”
埋头看了近一个小时的书,淳雅扭扭酸痛的脖子,伸了一个懒腰,突然想起选修课的事情,不由看向燕昭关心起他的选择。
燕昭摇摇头,表示还未决定!他现在忙着学英文,背英语单词呢!选修课,要不是学校硬性要求每个学生必须选择一门,燕昭都不想选择任何一门选修课。
“燕昭哥哥,我知道你古文学识极为深厚,满腹经纶。但是呢!现在你不是正好有此奇遇,穿越到了现代社会。正好借此机会,多看看多学习国外的新的东西。
我的建议呢、、、、、、现代文学与国外文学就不错、、、、、、你不是要创业吗?现代经济或者商业管理这俩门课,你倒是很应该去了解学习一下。”
淳雅很担心,燕昭一个文臣,虽然能文能武还能带兵打仗,但商业管理这一块就不知道能不能行了!
“商业管理?”燕昭从密密麻麻记载着许多英语单词的笔记本抬起头,看向淳雅,对淳雅的担心,有些好笑:“闻闻,我的祖父与父亲都曾担任大明两朝户部尚书之职,管理着整个王朝国家的钱银,我也曾任户部侍郎,对于钱银管理,我自认还算在行。
并且我的母亲就是出身皇商豪富之家,从小耳濡目染,我十三岁开始便接手管理家族商铺产业,对于庶务经商管理之事,也并非全然不知其中门道。为商之道,古往今来,其本质上应该并未有太大变化,万变不离其宗。不过、、、、、、还是要谢谢闻闻的提醒,现代经济,我确是该提前了解清楚!”
“什么?你母亲出身商户之家?”
淳雅很吃惊,就算是皇商豪富之家,在那个年代身份还是很低下的。古时等级制度森严,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十分的低下。
许多士族儒生都很轻贱看不起商人,甚至不与之打交道,认为这样便是降低了身份。
燕昭的父亲可是燕氏一族的嫡脉宗主大家长,那他的母亲便是宗妇,名门世家的宗妇可是极为重视身份,燕昭的母亲商户出身,既然也、、、、、、
如此,也难怪燕昭言语之中,丝毫不轻贱商人,对于经商也没有丝毫抵触,更没有那些名士儒生的高高在上,瞧不起商人。
要知道即使是在现代,都是政商分级,政客永远都是压商人一头,古今皆是如此。
燕昭当初作出弃政从商的决定时,淳雅心底还颇为吃惊,没想到燕昭的母亲便是商级。如此一来,她倒是可以理解,燕昭为何能够轻易便作出从商的决定了。
“怎么?闻闻很难以置信?”燕昭笑了笑“我的母亲,可是一位极有思想与能力的女子!再者商户又如何?我燕氏一族,可没有轻贱商人的思想。”
燕昭真心的感慨道:“闻闻,国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兵不安,无家不过!商人对于一个国家的作用很巨大,一个国家是否繁荣昌盛,便看这个国家的商业是否繁茂兴盛。
没有商人,一个国家的钱银如何富裕起来?一个国家的往来贸易,货物金钱的流通,可都全依靠商人。故而,在我看来,商人一点都不低贱!”
“燕昭哥哥,你可真不像个名门世家子弟。”古人极重身份地位,特别是士族世家更是看不起商人,但却又需要商人给他们带来金钱与富裕。
“如此说来,燕昭哥哥你商业管理与银钱管理都十分熟练,倒是不需要再去上那什么商业管理课!那些都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自然比不了实践出真知。”
现代的那些豪富,成功商人,也没有几个是真正学商业管理的,全是凭着灵活的头脑,凭着一股干劲,大胆的闯荡出来的一份身家产业。
而学习商业管理高学历人才,却成了这些毫无学历的手下员工。
“燕昭哥哥,你曾任户部侍郎,那是不是需要看许多账册之类的,那么多杂七杂八的账册都要看吗?”淳雅眨巴着眼睛,好奇的问道。
她突然对燕昭曾经作为户部侍郎的经历很感兴趣,户部里面的官员,不是就跟钱银账簿打交道吗!
“要是我的话,绝对不耐烦看那些账本!”淳雅可没有那样的耐心,一堆繁杂的记录,还有各种支出收入数字,她只会看得头晕眼花。
燕昭看了一眼小眉头紧紧皱起的淳雅,淡淡一笑“闻闻,这账册之中,可包含着许多有用的东西!打个比方,通过一府一家的账册,就可看出一府的吃穿用度,人情往来,下人调动等等,统统都能在账册之上体现出来。
由此推及一个国家的治理亦是如此,看看户部的账册,便能清楚的知道这个国家的君主,是否勤政是否英明是否昏庸无能,一个王朝是否兴旺。”
“哦?小小的账册之中,竟能看出如此多的事情吗?看来这账册之中的学问,也很博大精深啊!”淳雅很是感慨了一番。
果然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及文章!
淳雅感觉她的脑子不够用,成为不了如燕昭这等精明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