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忽然想起之前“老爷子”,总是跟他念叨这口棺材的事儿。
自从他把这口棺材取回来后,“老爷子”没事儿就围着它转悠。
他心中忽然升起一股异样的感觉,难道说“老爷子”早就知道自己要走了。
所以才会那么迫切的让他,把这口棺材取回来预备着。
不过他马上就把自己的,这个想法给否决掉了。
因为在他们村里只要是上了年纪的人,都会提前做棺木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儿。
夜已经,很深了。
来往悼念的人,也都走光了。
赵二狗看了一眼旁边已经有些,打瞌睡的“篮子”便想叫她先回去休息一下。
不想这丫头倒更是执拗偏要坚持守下去,最后由于体力不支昏睡过去了。
后来他从母亲那里得知,这丫头已经三天没合眼了。
赵二狗看着熟睡中的“篮子”,很是心疼的帮她盖好被子。
他开始检讨自己不恰当的行为,如果没有一时冲动被关进派出所。
也许还能帮着她们分担一些,越想越觉得自己有些混蛋。
回去继续守灵的赵二狗想了很多,他觉得自己应该长大了。
毕竟现在这个家,就他一个男人了。
想着想着,眼睛又瞟到了棺材上。
因为他忽然发现,在棺材底部有一个凸出来的小木块。
他原本以为是棺木做的粗糙,本想拿着工具再修补修补。
却没想到那个细长的,木块好像是可以活动的。
他小心翼翼的把它取了下来,发现里面竟然藏着一个木盒子。
这个木盒子做工精细,上面的雕花也很精美。
他以前从没在家中见过这个盒子,并且这盒子看起来就是个老物件说不准还是古董一类的。
这个盒子上有一个锁扣但并没有上锁,他急忙打开一看发现里面有一个本子和一个小布包。
那小布包里面的东西他见过,就是那块儿能够飞出火龙的古玉。
接着他打开了那个厚厚的笔记本,发现里面密密麻麻写了许多东西。
形式有点像日记一样,不过里面记录的都是一些奇闻。
随着翻动里面掉出了一张带有墨香的纸张,这个味道他知道是“老爷子”以前写春联用过的。
这些墨还是他父亲赵文忠留下的,“老爷子”就学会了一副春联每年春节都写。
正好去年的时候那些墨条才用光,今年离过年还有小半月人就没了。
越想越难受的他,眼泪也毫无征兆的掉了下来。
打湿了地上那张折叠好的信纸,他用衣袖稍稍的擦拭了一下就打开了那张信纸。
他摸着那上面还未,完全干透的字迹看了下去。
令他没想到的是老爷子竟然会猜到,最先打开这封信的人一定是他。
信里老爷子告诉赵二狗,不要刻意追究他的死因。
带着妹妹和母亲离开,重新再找个地方生活。
心里多次提及的就是,无论如何也要保护好妹妹。
可关于那块古玉,“老爷子”却是只字未提。
为了不让母亲和“篮子”发现,他偷偷的把那个木盒子藏起来了。
转眼就到了出殡的日子,村里的叔叔大爷们早早的就赶来帮忙。
母亲和“篮子”,全都哭成了泪人。
赵二狗也想哭但他毕竟是个男子汉,所以他强忍着不让那些在眼眶打转的眼泪掉下来。
“生子”和“刚子”他们,一个也没落下全都来了。
就连平日里看他,不顺眼的陈占友也来了。
可赵二狗并不感激要不是母亲拦着,他早就把这个见利忘义的小人给轰出去了。
送殡仪式正式开始他们这边,流行敲敲打打的给故人送行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
看着前几日还和自己说笑的亲人,今日就要被埋在这荒郊野岭的土包下了。
仪式很快就举行完了,大家都要回去了。
可他就一直傻傻地,跪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谁也劝不动他,只好找来了刘霞凤。
最后他擦干了脸上的泪水对,母亲说他想和外公单独呆一会儿。
刘霞凤便没有在劝,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离开了。
那天他一直跪到太阳下山,一个人对着墓碑自言自语。
如果不是树林后面的动静,他可能还会一直跪下去吧!
恍惚间他看到了一个,瘦弱的人影一闪而过。
他连忙站起身,想去追那个影子。
可是跪了一天的膝盖早就没了知觉,噗通一声他就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这一摔使得他的胳膊错了位,强烈的痛感使他清醒了很多。
他非常努力地想要爬起来,可挣扎了老半天一点起色也没有。
但他不想放弃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就为追上那个树林里一闪而过的人影。
就在他快要绝望的时候,那树林里的人影竟然自己走了过来。
随着那道黑影的靠近,他有些警惕的往后退了退。
直到借着月光,他看到了那个人的脸。
他很震惊的看着,这张他熟悉的脸孔。
那人边走边哭,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
沈玲心的出现让赵二狗感到很意外,他有好多问题想要问问这个算不上是朋友的朋友。
还没等他开口,沈玲心就把扶起座好。
一脸为难的说:其实,我知道,你想说什么。
但有些事情,我真的不能告诉你。
但我唯一想说的是:赶紧离开这里,有多远就走多远。
最好,永远不要回来。
赵二狗本想在问她点什么,也沈玲心转身哭着就跑掉了。
这时赵二狗忽然回想起,“老爷子”中弹那天的情景。
沈玲心好像是,跑来说过沈召海是他的爷爷。
赵二狗觉得这一系列的事情,肯定和这个叫沈召海的人脱不了干系。
等他回到家发现母亲,正在清理“老爷子”生前的遗物。
其中有一串佛珠,从箱子里掉了出来。
这串佛珠,赵二狗从没见“老爷子”带过。
{手串就是佛珠,本称“念珠“,是指以线来贯穿一定数目的珠粒,于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具。
佛珠的起源,通常来讲是由于古印度人有缨珞鬘条缠身的风尚,沿袭至后世,遂逐渐演变成为佛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