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国的北部,太清县,太泽湖畔有一座书院。它的名字就叫做“书院”。
今天,书院外来了一个青年。撑着一把油纸伞,穿着朴素的布衣,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伴着微风,吹动他的衣衫。此时已经临近傍晚,路上的行人很少,只有一轮落日散发着霞光,风中的雨,路上的青年,书院外的大榕树,都被映成一片红,一片夕阳红。
书院外的屋檐下,有两位学生在打盹,因为才过了书院招生的日子,所以很少会有人这么晚还来书院。青年撑着油纸伞,慢步的走到了两人的面前,没有开口,就站在那儿,一动不动的等待起来。世界很安静,只有风声,雨声,学生的打呼声,偶尔的一声鸟鸣......
红霞越发的微弱,而雨越下越大,天空也开始被夜幕笼罩,有几颗顽皮的星星在闪烁。寒意将打盹的两人唤醒,却被眼前站着的身影吓得差点再睡过去。“你是谁?这么晚了,来书院有什么事吗?”其中一位年纪较大的,此时略带警惕的问道。而另一位年纪较小的则是揉着朦胧的睡眼,有些好奇的打量着眼前的身影。
“我来成为书院的学生。”青年略带着沙哑的声音响起,抬起了那遮掩在油纸伞下的脸庞。青年生的很清秀,皮肤白皙,明明年纪轻轻,却给人一份沧桑的感觉,特别是那一双黑瞳,似蕴藏的非同寻常的平静。“
可是,书院招收的日子才过了。”那个年纪较小的学生歪头开口道。“是啊,师弟说的没错,这位小兄弟,书院招生日子已经过了,按规定,你只能明年再来了。”年长的学生略带惋惜的说道,打量了一眼青年,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又开口道,“天色很晚了,不如今天就在书院里休息休息吧,我会去给师傅求情的。”
青年似乎想了想,点点头,表示同意。
于是,三人一起进入了书院。
青年进入书院,收起了油纸伞,打量着这个自己跋山涉水,赶来的地方。书院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所以,它有教室,也有宿舍和食堂。进入大门后,便是一条林荫小道,弯弯曲曲的直达着一栋很大的建筑。“哦,那叫诵楼,是我们平时的读书的地方。”顺着青年的眼光看去,那年长的学生微笑着介绍到。
一边介绍,一边前进着,很快三人穿过了几栋建筑,来到了一片空地上。空地的那一边,居然是十三座高耸入云的山峰,此时在星光的照耀下,依然可以看见茂密的葱岭,灯火摇曳着,依稀着仍旧有许多的建筑。青年呆呆的,似被眼前一幕震撼。
“那是我们书院的守护山阵,只有被选中的弟子才可以入住的,也是我们书院的骄傲呢!”较小的学生眼中带着火热。那年长的学生也是目中带着向往,青年仔细打量了几眼,轻声呢喃着:“她在第四峰么......”
“走吧,我带你去见我们的师傅,师弟,你就先回去宿舍吧。”年长的学生嘱咐着,带着青年径直朝前走去。一路没有说话,很快,便来到了一间房间前。不过,一片黑暗,似乎已经入睡了。那学生看见这一幕叹息一声,没有前去敲门。“师傅已经休息了,你暂时回我们宿舍吧,待明天再说清楚。”青年这次没有选择同意,而是谢过他之后,向外面走去。
学生也没有太过挽留,毕竟书院也有规矩。
苏幕遮站在书院的大榕树下,脑海中闪过那一道身影,紧紧地握了握手中的油纸伞,离开了。
第二天的清晨,太阳刚刚从地平线升起,天空一片澄明,朵朵白云依偎在天空,清风也吹拂着,大榕树的树叶一阵摇晃。
“吱呀”书院的门打开了,一个身穿灰色院服的少年,拿着一个扫帚,伸着懒腰走了出来。“今天真是好天气啊,待会就要举行新生入学仪式了,峰上的师兄师姐一定会下山来,寻找弟子,我得赶快打扫。”说着便快步像大榕树走去,一道身影突然闯入他的眼中,吓得他一声惨叫,书院中立刻有几个身影出现。“张师弟,怎么了!”人还未到,一道洪亮的声音已经响起来了,果然,来者是一位体型魁梧的男子。
“师兄,这儿有个人,有个人。”张师弟急忙后退几步,来到魁梧男子的身边,指着大榕树。苏幕遮苦笑着站起身来,面对对方的敌对目光,轻咳一声,“师兄好,我是来参加新生选拔的。这是我的推荐信。”说着从怀中拿出一封信。魁梧男子上前,拿了信读了起来,片刻,他面色一变,脸上浮现了一丝笑容,“原来是苏师弟,快快进来,选拔马上就要开始了,师兄带你去。”说着就欲上前拉苏幕遮的手,苏幕遮不动声色的躲过,“师兄,请。”两人很快进了书院,留下一众目瞪口呆的弟子。
“这个,王师兄的脸色变化好像戏法一般,变幻莫测。那青年到底什么来头?”张师弟都快傻了。
“我偷偷看了那封信,似乎,是峰上的一位师姐,推荐而来的。”其中一位弟子不敢肯定的说道。
“峰上的师姐,是谁啊?普通人也不会让王师兄客气成这样啊,他堂兄可也是峰上的人。”另一位弟子不置可否道,“难道是,那几位中的一位?”。
“我看见似乎是什么风雨......”
“啊!八方风雨!是她!她可是我们书院这数百年来的骄傲,在很多弟子眼中,她可是女神一般的人物。”
“真不知,这小子是幸运还是不幸,恐怕会被许多人视为眼中钉吧。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