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与萧梁联姻事宜进展顺利的同时,在反击南陈的战场上也稳占了上风。行军元帅长孙览率八总管从寿阳发起攻击、水陆俱进,各路大军所向披靡,陈人毫无抵挡招架之力。
另一方面,因高颎在前线监军,于是杨坚把修订新律一事转交由苏威负责。苏威带领十余名大臣于短短几个月内便将《开皇律》制定完毕,并推出实行。其间,才思敏捷、文武兼备的杨素表现突出,使杨坚对他更加器重。
入冬后,百济与高句丽国王先后遣使向大隋上朝纳贡,杨坚则分别加封其为带方郡公、辽东郡公。
.
一日傍晚,杨坚正襟危坐于寝宫前的大殿,召来心腹重臣苏威、杨雄、虞庆则、杨素四人,商讨对南陈的下一步战略。
君臣见礼后,杨坚冷眼扫视了一圈面前站着的四人,严肃地抛出了这次会谈的主题。
杨雄听后,声音洪亮地开门见山道:“臣听闻蒋国公梁睿向陛下进献了平陈之策,并主动请缨要去伐陈。请容臣斗胆一问,陛下怎么婉拒了呢?”
杨坚嘴角微微一翘,似笑非笑地瞥了眼杨雄,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犀利地反问道:“卿等都支持此番与陈国决一死战?”
虞庆则见杨坚的目光最后停留在自己身上,当即向前迈了一大步,从容地朗声对答:“陈国与我们争端已久,避无可避,只能力战到底。陛下向来不是以平定江南、统一天下为抱负吗?”
“是啊,总有一天,我大隋会一统南北——”杨坚傲然地点着头,但随即他又话锋一转,撇出自己的疑虑:“可是此事是否操之过急呢?说真的,这个时候朕倒是有些犹豫了!尤其是看过昭玄从前线寄来的书信后,便更加犹豫了!所以现在,朕想听听你们的看法,大家大可大胆直言。”
短暂的沉默过后,杨素轻轻“呵”了一声,淡定地望向紧绷着脸的杨坚,轻松地说了句:“能让陛下有后顾之忧的只有突厥!”
杨坚闻言眉毛一挑,展露出一丝笑颜,“哈,处道竟然洞察了朕的心思。那你快来说说,这一南一北两个劲敌,我们是该先对付谁?”
杨素不假思索道:“臣觉得,这南朝无论如何更迭,都仍是满足于居安一隅。虽然他们总与我们发生争斗,但争来争去也只是为了那区区淮南。南人仗着有长江天堑,多年来早已习惯安逸,绝无统一南北的壮志。相对而言,北面的突厥对我们的威胁反倒比较大。”这番陈词一气呵成,仿佛早已成竹在胸。
杨坚默默地听完杨素的话,向他投以赞许的目光,同时对所有人发话道:“处道所言极是。南人不识大猷、争桑兴役,我们断不能与其一般见识,当志在远略。先以礼怀柔之,待北面的威胁解除后,再彻底平定南朝。”
殿中四人得令,一齐道:“陛下圣明!”
杨坚满面微笑地点着头,目光顺势划过几个臣子的脸,当视线投到一言未发的苏威身上时,他脸色忽地僵滞。稍加停顿后,杨坚冷静而悠缓地说了句:“无畏,你留下。至于其他人——都退了吧!”
苏威听了这话仍是一派泰然,只拱手道了声“是”。待其他三人离去后,杨坚轻轻招了招手:“来来来,你走近些,过来说话……无畏啊,你方才为何沉默不语,不谈谈你的看法?”
苏威缓缓向前迈了两步,并没有太过靠近杨坚。他露出一抹隐晦的笑意,掩藏住自己的情绪,平实地说道:“其实,陛下心中早已有了决断,否则也不会派高仆射去做监军了。高仆射向来稳重多谋、思虑周全,有他节度大军,即可控制战争进程,避免浪战消耗无必要的兵力。”
杨坚大笑了两声,眯眼直视着苏威,同时伸出手对他不住地指点道:“你啊你……无畏,还是你最懂我的心思,也懂昭玄的心思!其实,起初朕的确是想先平定陈国,但是自从吐谷浑侵扰我边境后,朕便想到突厥对我们一直贼心不死,必将有一场恶仗。我们不可腹背受敌啊!必须审时度势,分清缓急。”杨坚清了清嗓子,起身走到苏威旁边,一言不发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见苏威诚恐地低头弯腰以示对自己的敬意,杨坚笑了笑,转而负手从他身边走过,漫无章法地在大厅中踱步,同时道:“陈军对我大隋先发起挑衅,我们断不可让,所以朕立即派了诸位将领前去迎敌,但是此番对战并不是为了平定陈国,而是为了缓解南面的军事压力。朕希望这只是一次局部战斗,能够速战速决,不希望过多耗费兵力,所以派了昭玄去做监军。”
苏威跟上杨坚的步伐,待他把话说完转首看向自己的时候,才恭敬地缓声对道:“其实不仅如此,臣认为陈顼即位以来,国事治理得还算平稳,我们若此时平陈,出师无名啊!如果只凭武力,即使胜利了,日后也不好管理那些陈国遗民。统一南北之事,急不来,得沉下心以伺时机。”
杨坚拨弄着衣襟,稍加思索后,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口吻道:“是朕以前心急了,你这番话,昭玄此次在信中也向我陈明了,你俩也算是英雄所见略同啊!无畏,朕要下玺书予洵阳郡公元孝矩,同时改拜其为寿州总管,让他向前方将领说明朕的战略对策,此事由你去下达吧。”
苏威深深地一拜,同时道:“臣遵命。”
杨坚摆摆手示意苏威退下,但又突然想起一事,当即喊道:“回来——”待苏威重新回到他面前后,杨坚认真严肃地说:“还有,朕过几日要去岐州一带视察民情,朝政大事就交由你和太子打理了,勇儿经验尚浅,无畏你要好生协助指教他。”
苏威听后,郑重地回了一句:“陛下放心,臣一定会竭尽全力。”
*
*
天气越来越冷,转眼年关已近,讨伐南陈的大军仍是继续频传捷报。吴州总管于觊坚守江阳,成功抵御陈军数千人的偷袭后,又击退了周罗睺等人的强势进攻。
此时,行军元帅长孙览与监军高颎正驻扎在江阳,此地位于长江下游北岸,冬季盛行干冷北风。眼下正值严冬腊月,这里的气温虽不及北方低,但寒风苍凉而急促地剐过茫茫大地,如刀割般令人深感切肤之痛……
晨曦的曙光染得四野一片晖红,今日天亮得比往常早了些,高颎独自一人在江边负手而立,他凝重地望着江面,满目衔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深邃。萧瑟的北风吹得江面激流翻滚,仅仅一江之隔,对面便是陈国大军的营垒,此情此景穿过眼底,直入心头。
突然身后传来一军士的通报声:“监军,长孙元帅请你去他的大帐商讨军务。”
高颎点了下头,最后深切地望了眼河岸,默默转身而去。
身处大帐中的长孙览正在踌躇着来回踱步,见高颎入帐,忙奔迎上前,脸上露出一丝急切的喜悦之情。他恭敬有礼地拉过高颎,热络地道:“昭玄,来,来……快坐下。”
高颎微笑着对长孙览缓声道:“在军中,休因你是元帅,不必对我如此客气。”
长孙览勉强地苦笑了一声,他没有继续客套下去,而是直接吐露心事:“昭玄啊,元元帅从荆地传来捷报,他们已经将先前司马消难降附陈国的军事要地尽数收复了。”这番话说得急促而平淡,言辞中似是透着喜悦,却仿佛又夹杂着些许说不出的忧愁。
高颎听了长孙览的话倒是有些激动,不禁感叹道:“此乃大喜啊,值得庆贺!”但随即又陷入深深的思索中,仿佛在自言自语般碎碎念了一句:“贺若弼他们这几日也是连连大捷,江北失地都已收回……如此说来,陈军现在已经全线退回江南了?”
“是啊,陈军已退缩江南,断是不敢再北上了!”长孙览点着头,又道:“不过……”这一次,他深吸了口气继而显露愁容,犹豫着却终是没有把话说完。
高颎见身旁之人如此神色,顿时眉头紧锁,赶忙问道:“怎么?难道是……”
长孙览低声回道:“各路总管将军们都积极要求乘胜渡江,剿灭陈军,这……”
高颎不等长孙览把话说完,直接瞪大眼睛断然否定道:“不可,不可啊!元帅一定要稳住诸位将领,此事草率不得啊!你知道的,陛下不想将此次战事扩大,只图收复失地而已。若北面的突厥趁我们南征之际入侵,情况就不妙了,我们可不能消耗兵力,使大隋落入南北夹击之境。在江北是我们占上风,但是到了江南那可就不好说了……”
长孙览连连点头,赞同道:“我也是如此认为!此前已经传令下去了,称局势难辨,让诸将必须坚守江北再做观察。不过眼下大家的情绪都很激昂,怕是不愿轻易放弃。”
高颎一撇嘴,坚定地看着长孙览,不容置疑道:“不管怎样,都要稳住阵脚。眼下江南还没有乞降,我们不可进亦不可退,只能先候着,再从长计议!”
*
*
同一时刻,江对岸的陈国气氛凝重,比江北更加紧张。陈军大败退回江南后,将领们皆胆战心惊,现下正严阵防范长江一线,生怕隋军进犯。
陈国皇帝陈顼本想趁隋朝立足未稳之际,收复淮南,却没想到节节败阵,受到了惨痛的教训。又羞又恼之下,陈顼急火攻心,一病不起。大年初五,病重的皇帝召太子陈叔宝与始兴王陈叔陵、长沙王陈叔坚入宣福殿侍疾。
太子陈叔宝是陈顼的嫡长子,虽已是而立之年,但却如孩童般胆小懦弱。始兴王陈叔陵则是庶出的次子,与陈叔宝不同,他性格狠毒残暴,且一直对陈叔宝心怀不忿、别有异志。此二人与长沙王一同衣不解带地在父亲病床前照顾了四天三宿,可陈顼的病情不但不见好转,反而越发严重,到第五日已经昏迷不醒了。
眼见父皇奄奄一息,陈叔陵便动了歪念,对掌管药品的官吏说切药刀太钝,吩咐他去将刀锋磨利。
翌日,正月初十,陈顼昏迷了整整一天后,回光返照地苏醒了。他自知时日无多,主动要求立下遗诏,草诏之后昏昏沉沉的皇帝便再一次陷入了晕厥。
陈叔宝和陈叔坚见父亲再度不省人事,伏在床榻边哀伤悲泣,痛彻心扉。而陈叔陵却是一脸漠然,假意跟着兄弟二人哼哼了几声,便从床边慢慢退了出来,偷偷唤来自己的亲信随从,悄声地对他说道:“你速速出宫去,将我的佩剑取来。”
几个时辰后,忠心的随从气喘吁吁地从宫外赶回,将一把锦套华丽精致的长剑交与陈叔陵。陈叔陵接剑后眉头一皱,嚣张的脸登时变得铁青,他狠狠拔出长剑一瞥,手中乃是自己上朝时所佩带的精雕木剑。随即,陈叔陵目露凶光,忍不住高喝道:“你个废物,长得是猪脑袋啊!我是让你拿……”
陈叔陵的话戛然而止,他察觉到自己的情绪太过激动,硬生生地将满腔怒火憋回心中,小心翼翼地四处张望,看到众人依然悲戚地围在父皇床前,才稍加释怀。而后,陈叔陵又甩头对随从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到自己身边来说话。
就在陈叔陵与随从默默耳语时,站在床脚处的陈叔坚微微地偏过头,斜目向二哥瞟去。方才陈叔陵的大叫已经引起了他的注意,但陈叔坚不想让其知道自己有所察觉,便在一旁静静地窥视,直到其与随从说完话,他才又倏地将头转回,而心中已生起疑虑。
立完遗诏后的陈顼再也没有醒过来,这日深夜,老皇帝平静地走完了自己庸碌的一生。刹那间,陈宫便被哭天抢地的悲嚎声所淹没……
.
第二日一早,就在陈顼驾崩的房间内,伴随着压抑而悲伤的气氛,小敛仪式正式开始。为防玷污先皇遗体,在场的人并不多,除了皇后柳敬言、太子陈叔宝,就只有陈叔陵、陈叔坚二位皇子和几位资历深厚的宫人留在屋内。
众人悲悲戚戚地伏在地上,对先皇遗体行了大礼。而后,柳皇后站起身,端庄肃穆地缓步行至床榻前,她拭干眼泪,从太子的**母吴嬷嬷手中接过干净的巾帕,开始为陈顼洁身。
太子一席孝服披身,伏在床榻边,哭喊声格外响亮。他红肿的双眼泛着血丝,青黑的眼圈映得那张消瘦的脸更显惨白,失去父亲庇护的他如同被丢弃的动物幼崽般,惊慌无助得瑟瑟发抖。
此时,跪在后排的陈叔陵正在暗暗仇视着痛哭的陈叔宝,他紧了紧衣袍,用力握住掩藏在宽大孝服之下的切药刀。陈叔陵再也按捺不住那蠢蠢欲动的反叛之心,眼中涌出浓浓杀意,如恶鬼附体,周身仿佛散发出一股升腾的猛火。下一刻,他猛地一跃而起,抽出怀中锋刀。
寒光一闪,刀刃直直地划向陈叔宝的颈项,霎时间一股猩红的鲜血喷薄而出。“啊——”伴随着惊声尖叫,陈叔宝被砍倒在地,他一手捂住脖子上的伤口,不停地翻滚挣扎。
柳皇后惊得心底一颤,应声转过头,看见儿子受伤,便立即扑挡在他身前,刚好迎上陈叔陵挥来的第二刀。
陈叔陵伸出手欲拽开柳皇后,但拉扯几下无果后,便对着她毫无章法地乱砍下去,鲜血瞬间染红了柳皇后的翩翩白衣。“去死……你们统统都去死……哈哈哈……我要做皇帝!挡我者死!”此时的陈叔陵如同一只暴狂的野兽,早已丧失了神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