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班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达人秀 > 第五百三十八章 潜移默化

第五百三十八章 潜移默化(1 / 1)

毕自严并未立即回答,而是面有思索之色,就那么默然了,似乎是在组织语言,又想在思考,而崇祯也没有继续追问,只是那么的看着对方,极有耐心地等待着回应。

他知道,毕自严不会让自己失望。

这个时候,看完了户部的那份邸报,关于互市的运行情况,大明北方的财政收入,霍维华也没有说什么,很识趣地保持了沉默,静静地站立在一旁,旁观着这一切,心中也在暗暗盘算,思考着解决之策。

作为兵部尚书,霍维华当然知道“同化之策”的重要性,意味着什么,一旦成功,将会一劳永逸地解决北方边患,意义极为深远,可谓开创了一种边防的先河。

以更加柔和的政策,巩固边疆,潜移默化地影响那些蒙古人。

崇祯并未等得太久,毕自严也没有让他失望,很快就给予了相应的建议,引得崇祯和霍维华深思了起来。

“皇上,朝廷的同化之策,之所以存在着这样的隐患,无非是因为,蒙古人以游牧为生,主要是靠放牧过活,如果咱们能够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农业为主,放牧为辅,即便在互市的贸易逆差再大,蒙古人的生活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自然而然地,他们也就不会铤而走险。”

“而且,只要蒙古人改变了生活方式,以务农为生,那么,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就等于将蒙古人和土地捆绑在了一起,也就意味朝廷的同化之策起到了实质化的作用,管理那些蒙古人的话,也就容易得多。”

“以往之时,蒙古人之所以难以控制,就是因为他们的行踪飘忽不定,以游牧为生,袭扰和入侵大明的边境,代价极低,如果打不过的话,完全可以从容而退,朝廷的军队奈何不了他们。”

说话之间,毕自严的神情是那么的自信而淡然,不管是崇祯,还是始终缄默的霍维华,都是听得频频点头,一副深以为然的样子,并不觉得这个建议是在异想天开。

原因很简单,先不说别得蒙古族,单单是土默川一带的蒙古各部落,在三娘子时期的时候,就开始了半游牧半耕种的生活的方式,已经渐渐调整了生活方式,部分人开始务农。

也就是说,毕自严的这一提议,有极大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并不是没有前例可循。

在这个时候,脑海里闪过念头之时,听着毕自严的讲述,崇祯不仅想起了陕西的老百姓,好像也是这样的生活方式,半游牧半耕种,既有放羊的游牧,亦有辛勤劳作的务农,种植农作物。

“还有就是,皇上,蒙古人虽然处于极北之地,相比于关内,冬天来得很早,关外的气候,却也适合种植小麦、高粱、大豆等农作物,一般情况下,产量并不输于关内等中原之地的粮食产量......”

即便毕自严不说,有着后世记忆的崇祯,当然也知道这些信息,甚至于还更加的详细。

在大兴安岭和阴山山脉以东和以南,以及河套、土默川、嫩江西岸平原等地,存在着大量的农业区和半农半畜牧业区,到了后世之时,乃是北方重要的粮仓之一。

毕自严的话音刚落,神色郑重的霍维华终于开口了。

“皇上,英国公马上就要将万能都司的防区向北方延伸,宣大总督府也要由阳和卫移驻到关外的兴和,正好借助这个机会,朝廷迁移一些百姓到关外,让他们教授那些蒙古人种植农作物......”

潜移默化,渐渐改变那些地位低下的蒙古人的生活方式。

这是崇祯对霍维华的总结,这番言词的大概意思,先是迁移一部分百姓到关外驻军营地的周围,开垦荒地,种植粮食,从而影响那些地位低下的贫穷老百姓,让他们跟着学务农。

尤其是那些没有牲畜或者牛羊很少的蒙古人,更是“帮扶”的重点,从而让他们过上自给自足、能够吃饱喝足的日子,进而影响到周围的蒙古人、

以此类推,最终达到调整整个蒙古族生活方式的目的。

北方边境互市的存在,并不是单纯地买卖,一种做生意的场所,而是盘活当地的民生与经济,互通有无,以己之长,换取自己所需,更是加强汉人和蒙古人的联系与交流,从而建立某种感情。

简单来讲,不管什么时候,蒙古人并不缺吃食,但他们依旧有着极大的粮食需求,迫切地想要从汉人那里购买粮食,并不是他们不具备种植粮食的条件,而是因为,早就习惯了游牧生活,更愿意用自己的牛羊等价换取粮食。

以前的时候,互市一年才有一次,持续时间只有一个月,大明对相应地管制又极严,并不是想买卖什么东西、想买卖多少,就能如愿的。

因此,在三娘子时期的时候,为了缓和这种矛盾,为了弥补自己部落对粮食的需求,就划出一部分区域,让一些牧民务农,进行另一种形式的“分工合作”,提高土默特部的自给自足能力。

“可是,霍尚书,如果向关外迁移部分的百姓,开垦荒地,教授那些蒙古人务农,这些都没有问题,但他们的安全能有保障吗?”

显然,担心霍维华误会,思索了了良久,毕自严这才说出这番话,进而又补充道:“而且,这中间还有语言不通的问题,又如何传授那些蒙古人务农呢?”

“呵呵...毕尚书,所以本官才讲,趁着英国公他们延伸万能都司的防区,将宣府总督府移驻到兴和之时,迁移百姓啊。”

听到霍维华的这番话,毕自严心中一动,不禁有了某种猜测,而霍维华的接下来之言,正好验证了他的这种想法。

“皇上,毕大人,英国公移防到兴和的时候,势必会有一些营地,驻扎在城外,而迁移的那些老百姓,他们开垦荒地的地方,完全可以放在营地的附近,自然而然地,安全就没有问题了。”

“至于语言不通的问题,那就更简单了,在边民之中,先不说有许多的老百姓通晓蒙古语,还有一些百姓原本就是蒙古人,完全可以从这些人里面挑选一些。”

最新小说: 三国之再续雄汉 重回列兵许三多 同生 大唐:开局融合霍去病 水浒之梁山太子 进击的刘备 血腥的盛唐 大宋无上帝皇 末世村医 坏坏监护人霸爱小宠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