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生有
事物的起源总让人感到好奇,古人有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事万物。”无限的宇宙,浩瀚的太空,古人将它们归结在了简简单单的三个数字当中。所谓“无中生有”,并不是那个用来形容搬弄是非的贬义词,它代表的是人类对世界的好奇,对知识的渴求,对自身的探索。
第一片树叶的飘落,标志着秋天的到来;第一滴春雨的降临,预示着万物的复苏。一个小小的客观事物中却可能蕴含着一个无限的主观世界。当几百万年前肯尼亚地区的一只古猿直起身时,一个划时代的阶段因此而产生。当中国的远古人类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时,光辉的华夏文明即将被创造。从无到有,往往只是因为那一瞬间火花的爆发
“宇宙的不可理解之处就在于它可以理解”。爱因斯坦告诉我们宇宙是可以被理解,被认知的。我们也是宇宙的一部分,而探索无限的宇宙对于目前的人类来说依然是障碍重重。牛顿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用理性的思维解释了天体运动的规律,告诉了我们宇宙的物质性。但他同时却也深深陷入宇宙第一推动力的黑洞中,最终还是败倒在唯心主义下的意识作用下。其实,要读懂浩瀚的宇宙,读懂自身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一部分,都是另一个小宇宙,只有读懂了自己的小世界,才有可能去探索更大的空间。牛顿之所以未能继续他的成功,是因为他没有读懂自己,没有用正确的理性思维引导自己感性的认识,从而错误地将所有的一切都归结为上帝的杰作,这样让他的晚年陷入碌碌无为中。
其实,为人处世几十年,很多人都不知何为世界,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当然也包括我),世界是一个带有浓厚唯心主义色彩的总称,小的可以指国家,大的可以指地球,更大的当然就指宇宙,难道世界真的是如此吗?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世界是物质的,是客观的,但是在许多人的眼中,它更多的时候充当的只是一种主观的观念。一个生活在二维空间的人的世界与我们的世界将会大不相同,而一个细菌的世界又怎会与我们眼中的世界一样呢?那么,何为世界?我认为世界就是你的内心空间,就是你的所思所想,对于一个饥饿的人来说,或许一碗热腾腾的阳春面便是世界,而对于一个心胸旷达的人而言,宇宙又怎会是他的世界呢?所以,你的思维便是世界,便是有限中存在的无限。
一叶落天下未必秋,但那片叶的世界必然秋。有时候,有限并不能代表无限。但有时候,无限却被魔幻般地装入有限中,使有限亦无限,而无限也有限,所以我们要认清关系,在时空交错中,正确穿梭于有限与无限中,这样我们才能用一双清晰的眼神来看待我们的世界。
這是一篇議論文···希望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