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落关外。
商人打扮的一行四人正在被盘查。
“打哪里来?干什么的?”
“从南边来,听说你们北燕的小米丰收了。过来采购,贩到南边去卖。”其中一人答道。
“看你们的样子不像是米贩子啊?”查验的官兵道,“可有通关的文书。”
“有,自然是有的。”来人递上通关文书,并顺手塞给官兵几两碎银子。
官兵脸色一变,将碎银子推了回去,“你这是干什么?我们北燕王好不容易给我们百姓找到了出路,我们怎么能收你的银子。”
来人脸有囧色,推辞了几下,官兵还是没有收。
“你最推,我可就要扣下你们了。”官兵恼了,“我们北燕有明令,不允许我们收受贿赂。”
来人没有办法只好将碎银子收了回去。
官兵打开通关文牒,看到上面的北燕大印。上书米商,商号名是良米商铺。
“你们就是良米商铺?”官兵大喜,“我家里来了信,说我们的军粮小米今年大丰收,产米一百多万担,其中良米商铺就要收走五十万担。实在是太好了,太感谢你们了。今日,你们恰好过卡,实在是我的荣幸。”
来人微微一笑,“不必客气。我们也是商人,有利可图才会做这个生意,能与你们北燕做这单买卖,我们也十分荣幸。”
“快请,快请!”官兵笑着道,大喊一声,“放行。”
来人与官兵点点头,一行四人快速通过关卡。
跨上马背往云州奔去。
到了云州,找了一家客栈住下,准备谈收米的事项。
四人进了客栈,要了四间上房。
其中一人款步坐下,一人急忙拿起茶杯倒了一杯水,递了上去。
另外两人立在旁边,没有说话。
坐着的人拿起茶杯,抿了一口,“唐萧将北燕治理的很好。民风淳朴,官员清廉,连一个守城的小吏都能这样恪尽职守,清正廉明,何况是上层。一路行来,沃野千里,遍地金黄,物丰人良,太平盛世!”
凌敬点了点头,道:“真没想到唐萧竟然有这样的治国良策。”
“呵呵……”尧君素轻轻一笑,“朕倒是该和她学一学。”
凌敬看了看尧君素脸上神色,又道:“听说她经常深入军营、田间和作坊,与普通士兵、农民和手工匠们同吃同住,十分受人民的爱戴。”
“以她的性子,从不在乎身份地位,这样的事情倒也不稀罕。”尧君素道。
凌敬道:“确实。她从未在乎过这些。”
尧君素叹了口气,“这个世上唯一能牵动她的大概只有情义了。”
“凌敬,你这个良米商铺做得不错。”尧君素道。
“谢陛下夸奖,您交待的事情,臣一定办好。”凌敬恭敬的回道。
“这样的生意,我想唐萧一定会出面见一见咱们。”尧君素道。
“请愿的折子已经呈递上去了,还没有回复。”凌敬如实回答。
“如果不行,就加大砝码,一并将她的那些作坊里的东西交给陶朱堂去打理。”尧君素道,“她喜欢做这些,咱们就顺了她的心愿。”
凌敬含笑,道:“臣明白。”
吴三清看了看凌敬,冷笑一声,低声道:“奸臣。”
凌敬耳聪目明,自然听到了吴三清的话,回头看了他一眼,低下头去,不做理会。
尧君素却也是听到了,道:“吴三清,你在说什么?”
吴三清顶着一张黑色的脸,道:“陛下,如今九州之内,唯剩下云州、燕州,其他各州皆以平定,北燕不过下辖这两州,如果我们大军来袭,他们必然不是我们的对手。可是陛下,却不对北燕用兵,朝中早就多有议论。如今,您有只身前来,以身犯险,实在是大大的不该。”
尧君素有些愠恼的看着吴三清,“你如今的话倒是比从前多了。”
吴三清看到尧君素脸色变了,跪倒在地,“臣虽该万死,可是臣却是要为陛下着想。为了一个女子,您实在不该犯这个险。”
“吴三清,朕看你真的罪该万死。你这番话,一路上说了有多少次了,朕不是看昔日的情分上,早就将你斩了,还能留着你跟朕出来,絮叨。”
“陛下,吴三清知道。若您肯回去,现在就可以杀了臣。”吴三清磕了头,道。
尧君素拍了桌子,道:“那你现在就自刎吧。”
和易看到情况不妙,急忙跪下,“陛下,您知道吴大人的脾气,他忠心可表。您饶了他这一次。”
“给朕将他拉出去,朕不想看到他,也不想再听他胡说。”尧君素恼怒道。
和易赶紧起身,拉起吴三清就出了门。
到了另一个房间,和易赶紧道:“吴大人,你别在胡说八道了,你不知道陛下与那位的关系,陛下是宁肯自己死也不舍得伤了你那位的。你再说的多了,陛下一定不会手下留情的。”
吴三清发黑的脸色微微泛红,眼睛倒竖着,“妖姬祸国,我有机会一定不会放过她。”
和易急忙捂住他的嘴,“你再这么说,陛下马上就会杀了你。你不了解那位,也不知道过去,休得再胡说了,不然以后我就看着你自刎,再不管你了。你是陛下身边的老人了,怎么能逆着龙鳞办事呢!”
“哼……”吴三清道,“忠言逆耳。”
“吴大人,您可行行好吧,咱们如今在北燕,您就别再说了。小心被人听了去,暴露了咱们行踪。”和易道。
“哼……”吴三清一甩袖子,气得坐在桌前,拿起水壶,就喝了个底朝天。
“和总管,你说说,这个女人有什么好?”吴三清气得吹胡子瞪眼。
“吴大人,好不好是皇上的事情,与您无关。”和易道。
“你……”
“我只管告诉您,在陛下心里,那位的性命比他自己还重要。”
“妖姬……”吴三清拍着桌子,冷哼一声。
和易才不理他,看他不说话了,道:“吴大人,您坐着,我过去伺候陛下去。”
吴三清不吭声,转过身去,看都不想看和易。
和易关门出去,自言自语道:“好家伙!除了吴大人,谁敢说这个话,人头早就落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