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班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元末大神棍 > 第十一章 重点培养

第十一章 重点培养(1 / 1)

第十一章重点培养

张太极悠悠的醒来。只见母亲韩月娥坐在床头。声音弱弱的问道:"母亲,你怎么在这里?"

韩月娥关切的说道:"宝儿,你没事吧?"说着伸手摸了摸下张太极的额头,感觉并未发烫这才稍稍放心。

张太极缓缓的说道:"我没事,母亲,只是感觉有些累,脑袋昏昏的。"屋里众人,见张太极醒来,纷纷上前查看。

张百里道:"宝儿,你没事就好。在家里好好的出门一回,就昏倒两次!你以后老实呆在家里不许出门了!"

昨天那个中年大汉急切的问道:"小公子可还记得昨天的事情?"等他问完,所有人都盯着张太极,等待他的回答。张太极依旧声音弱弱道:我昨天去花园游玩,无意间进到佛堂之中。见到里边佛像庄严,便想叩拜,眼前好似一道金光闪过!醒来就在这里了!

听完他的回答。众人都是一副思索的表情。还是那大汉问道:“再仔细想想,还有什么漏掉的没有?”

张太极思索一会儿,不确定的道:“好像是做了一个梦,但是醒来后确是都忘记了!”接着又道:"现在感觉好累,头好痛。"说着闭上眼睛,仿佛是又睡过去了!

其实张太极早就醒了,只是在闭着眼睛回想昨天的事情,觉得应该没有什么纰漏。然后又考虑,一会儿他们问起昨天的事情,该怎么回答?权衡利弊,还是觉得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好。现在又装睡,就可以避免说多错多,言多必失。

屋里的几个人见张太极又睡了,围坐在一起商量。韩老爷子率先开口说道:"不知各位,对这个这件事情怎么看?"

李大夫开口说道:"前日小公子曾去过乐善堂一次。我与他言谈中发现,小公子,天资聪慧、颖悟绝人,将来成就不可限量。"韩月娥接口说道:"可他毕竟还是个孩子,不应该让他过早接触到一些事情。"张百里也跟着道:"还是让他回向阳坡去,在城里别再出什么意外!"那位文士模样的人一脸微笑的说道:"我倒有个好建议。不知各位意下如何?"…………几个人越说声音越小…….

张太极本来支棱着耳朵等着听呢,结果几人一阵的嘀咕!最后几人都是哈哈大笑。可把张太极弄的莫名其妙!也不知道他们想出了什么馊主意。

没过几天,张太极总算知道几个人想干什么了。原来是找了几个小孩跟张太极一起学习。说是小孩,可都有十多岁大小,都比张太极大不少。至于说学什么?几个老师抽时间轮流教他们一些东西。

所说的几个老师,是指除了专门教他们读书写字的先生之外,叫他们其他学问的老师。一个是乐善堂的李先生,教给他们药材的种类,辨识。怎么配药熬药,炮制各种的成药。一些常见病的药方等等。张太极想跟他学号脉,李先生不教,说什么望、闻、问、切,要循序渐进,没有个三五年的功夫不要想着给人号脉治病。先把基础的学好再想其它。

再一个老师就那个中年大汉,此人姓王名铁锤。听着名字就知道是干嘛的,是胶西城的铁匠,他可不教打铁。开课第一天自己先耍了一套通背拳,只见他拆招换式,窜蹦跳跃,一套拳法的打的是虎虎生风。

在场的小孩都是拍手叫好,王铁锤打完一趟拳,收招定式之后。只说了一句什么时候练会了,再教别的!!!说完转身就走!!!走了!!!这你妹的谁能记的住啊?!!

后来才知道,王铁锤走了,他儿子还在,他儿子名叫王猛,长得随他爹,身高体壮、皮肤黝黑、面像威猛,性格也很豪爽、由他领着众人练习。

再一个老师就是那个文士,此人姓元名文龙,早年中过举人。后来一直考进士没考中,本来是要一直考到死的。没想到朝廷废除科举!!不得已才用钱疏通关系,当了胶西县里的从八品的主薄,情况跟张太极他爹张百里差不多。

张百里是从商,元文龙还是坚持做官。虽然是个从八品的小官,上边还有汉官县尹、和蒙官达鲁花赤。但是由于他是本地人,跟本地各方势力盘根错节,俨然就是蒙官和县尹还有本地势力的中间人。

扯了这么多他教什么呢?就是讲一些朝廷法律、乡规民俗、为官之道和人情往来等等。别小看这些里边道道深着呢!!!

顺便提一句他小儿子叫元芳,聪明伶俐,一张嘴总是巴巴拉拉的说个不停,是个话痨,这也是家传。张太极听到这个名字时下意识的就想问“元芳,你怎么看?”....还有两个小孩,一个是张太极四伯家的,名叫张太清。张太清长得很普通,看性格也是个内向的人。从外表看看不出什么特长。但张太极很臭屁的想,能跟着“神童”一起学习的肯定有过人之处。只是时间太短,还没有发现。

另一个是韩月娥远房堂兄的儿子,名字叫韩不信。人长得瘦高细长,好像一阵风都能吹倒,明显的营养不良。可见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张太极记得汉高祖刘邦,手下大将韩信挺厉害的,这个表哥叫韩不信,不知道会不会比韩信更厉害?!

几个人就这样住在了韩府的跨院里。早上起来跑步练功,打熬身体,上午私塾先生来教他们读书写字,学习“正统”的文化知识。

下午就是那几个老师,来给他们上课。他们上课很随意,王铁锤上课就是指导一下动作,讲一些要领,然后丢下一句好好练,就甩手不管,完全靠个人自觉。

元老师上课最是有趣,就是听他讲,大到王朝更替,小到鸡毛蒜皮,从三皇五帝再到当下时局,上至天文历法下至斗兽残棋。没有他不了解的,没有他不知道的。

张太极觉得他不去说评书真是可惜了,至于他说的对不对,有没有什么依据。张太极到不怎么在乎,反正当故事听呗!

李先生则是让他们注重亲身实践。比如去野外采药,采回来之后让他们自己炮制。在乐善堂帮忙打下手,在他的指导下给人看一些简单的病症。

张太极可没有闲着,他试着按记忆里的配方,配制了几种药分别是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都是治疗瘟疫后期症状的药,称为治疗瘟疫的三宝。这三种药现在配方现在还没研制出来,历史上要到清朝时,由医学家吴瑭推荐,一直到张太极重生前都,还在临床应用,药效自然非常好。

至于张太极配制的药,药效如何,没办法检验,用不到最好,不过是存着有备无患。

为什么要配制这些治疗瘟疫的药呢?要知道这个时期的欧洲正在爆发“黑死病”这场瘟疫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约7500万人死亡,根据估计,瘟疫爆发期间的中世纪欧洲约有占人口总数30%的人死于“黑死病”“黑死病”有没有在华夏传播,没有准确记载。但是元末各地爆发瘟疫,黄河泛滥。这些是肯定有的。

张太极可是不敢大意,以现在的医疗条件,瘟疫、流行病,被感染基本上就是等死!就算是王侯将相也是没招儿。

最新小说: 进击的刘备 血腥的盛唐 重回列兵许三多 水浒之梁山太子 三国之极品纨绔 坏坏监护人霸爱小宠妻 大唐:开局融合霍去病 三国之再续雄汉 同生 末世村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