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王鏊同学,朱厚照同学是很熟的。【高品质更新】
在朱厚照同学知道明朝有朱元璋魏忠贤刘瑾魏忠贤之前,朱厚照同学就听说过王鏊这个名字了。
另一世,在朱厚照同学很小的时候,邻居有一个退休老教师。学校给退休教师的福利之一就是给每个人都订了一份《沧州晚报》。这份报纸的倒数第二版总是用来刊登连载的的,朱厚照同学第一次注意到这份报纸的时候,上面开始连载的是《天官王鏊》。时间过去了很久,其他的情节都差不多忘记了,但是有一个情节某人记得很清楚:皇帝赐给王鏊同学在家乡跑马圈地的权利,就是一匹骏马跑三天所圈起来的地都归他所有。家乡的百姓无奈的围观着,但是却发现王鏊同学用一个扁担连上缰绳,将扁担一头固定在荒地上。如是,这匹马跑了三天但是只是圈上这一小块地。王鏊同学说自己希望致仕之后,在这块地上建一座房子,然后过一过老农的悠闲生活。不过可怜的王鏊同学死在了任上,到死也没实现自己的梦想。
默哀……
朱厚照同学看着周围人都走了,然后对下面的王鏊王侍郎说道:“王爱卿,对于这个邮局你有什么看法?”
王鏊同学一拱手:“微臣无异议。”
“嗯,朕是这样想的。在每个驿站旁边挨着建立一个邮局。邮局前期的作用就是传递小件非贵重物品和信件,等稳定运行后可以接受小额度汇款。【高品质更新】”
“邮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全国的县编号,这样可以迅速的分拣信件。编号用天竺数字,各省占两个数字,然后逐层编号。信封上不仅需要写邮政编码,还要写上收信人的详细地址和姓名,以及发信人的地址和姓名。”
“信件在一段时间统一用马车运到省城,然后通过驿路分别运到各个省发下去。最后邮局中应该有邮递员负责递信。地址错误的信件可以按原路返回。”
“为了邮局的运行需要,寄信的时候由寄信人交钱,按照统一的一套标准交钱,不准各处有不同的地方。信封要用统一的格式。朕回去设计一个格式给你,以后格式不对就不能用邮局投递。”
“邮递物品按重量和占地算。制造一些小木匣,合适的标准以下一个价格,超过了就按超过多少逐次增加。”
“信件和物品旁人不得拆看,除非锦衣卫持有上级的明确命令才可以。以后驿站传递的东西锦衣卫不必持有命令即可拆看。”(某人这是逼着官员用邮政系统?!)
“邮局寄信所用价格要合理,不能太多,也决不能太少。要保持邮局一直有赢利就行。各个邮局可以聘请一些读书人,为那些不认识字的人免费写信读信,这样可以解决很多读书人的吃饭问题。”
“一切要形成详细的制度,人们不可以违反,违者一定要按规矩受罚。当一切都形成习惯的时候,这个体系就可以健康的运行下去了,无规矩不成方圆那。”
“……”
王鏊同学用心的记着朱厚照同学所说的每一条,他暗自心想这可都是自己升官进爵的保证啊啊。
朱厚照同学比较详细的给他叙述了自己的想法。然后让王鏊同学去执行。
布置完了在王鏊侍郎告辞的时候,朱厚照同学突然喊住了他说道:“对了,寄信的人一定要排队来昂。”
在王鏊同学不接的目光中,朱厚照同学挥挥手让王鏊同学走了。
当皇帝真好,朱厚照同学想。想做什么事情不用自己亲手去做,只需要对合适的人说出来然后交代下去就行,下面的人绝对会为你办的漂漂亮亮挑不出一点儿毛病来的。这就是权利的感觉???还是比较爽的,嘿嘿嘿嘿嘿。
——————————
经过两天多翻山越岭的跋涉,刘瑾同学一行走到了大丰山的脚下(山东的这个道教名山我实在找不到上面的道观的名字,只好用福建一同名山上的道观代替。而且这座济南西南六十公里的山,在百度地图上也找不到,假如弄错了就算让这座山跑跑龙套吧。大大们表拍我T^T。)。
抬头望去,山上郁郁葱葱的,不时有鸟儿飞来飞去。白云缭绕颇有几分仙意。
山上草木繁盛,松柏夹杂其间,一条石路直通山顶。虽然路看起来挺长,山看起来挺高,但道观的香火还是不错的。
刘瑾同学带头向山上攀去。
门口有个道童在打扫,看到刘瑾一行人有些诧异:这些人看起来不像是来进香的?
刘瑾同学一行人进到道观中,看到接待的道人。
道人打了个稽首说道:“不知列位施主有何需求。”
刘瑾同学也不拐弯直接说道:“吾等身负皇命,寻访精于炼丹的道长。在路上某家听说这儿有精通之人,不知谁人是?某家先见见,若传言非虚,则陛下有请。”
那道人一惊,但是多年修身养性和神棍生涯让其练出了比较强的定力。他仔细一想,发现这个人声音尖细;再一观察,没有喉结,于是确定此事的真实性了。然后他说道:“掌门师叔精通炼丹,但是一般都是炼的保养性的丹药……”
“可否让某家见见?”直接打断。
“当然,诸位施主请。”作了一个请的手势,然后引领着一行人到后山去。
像其他这个时代的道观寺庙一样,这道观有不少田地,还是比较阔绰的,道观的规模不算小,很多地方有翻修过的痕迹。道观整体虽然不新,但是比较整洁,刘瑾同学看着在心里连连点头。
(俺真是混了蛋了,章节编号竟然从三十多直接蹦到二十多了……,今天才发现,真囧。尽情的鄙视我吧。)
&^^%#大明科技体系38_更新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