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朝散后,隆武帝留下汪克凡等一些重要的大臣,召开了一场小型的御前会议,专门讨论前线战局,尤其是救援江西金声桓的安排。
国家处于非常时期,政务上的事情再大都是小事,军事上的成败才是关乎生死存亡大事,南明形势能够有所好转,很大一个原因就是金声桓突然反正所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如果金声桓被清军剿灭,转眼间又会回到原点。
江西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必须要救,这一点大家早就取得了共识。
但在具体的救援方案上,一直存在分歧。
受到湖广大捷的鼓舞,隆武帝兴致勃勃地提出了一个方案,调集江西、湖广、广东乃至广西四个省的兵力,全力救援金声桓,在南昌城下将清军击败,甚至把他们赶回长江以北。
没想到话一出口,就遭到了好几个人的反对。
首辅何吾驺,兵部尚书郭维经,大学士吕大器,大学士林增志,户部尚书路正飞,兵部右侍郎李永茂等等,异口同声地劝阻隆武帝,南明现在仍然非常孱弱,和清军进行决战的时机并不成熟,不能把倾国之兵倾国之力都投入江西,万一金声桓战败或者投降,就没有力量组织第二道防线,整个国家都危险了。
“金声桓、王得仁骤然反正,军心不稳,若传檄而降满清,我十数万大军进退失据,万一败于敌手,大事去矣,不如固守赣州,屯兵积粮,再遣一偏师驰援南昌足矣……”兵部右侍郎李永茂是天启七年河南乡试的解元,崇祯十年的进士,前两年一直在江浙地区组织敌后抗战,最近刚刚回到朝廷。同时他还有一个身份,是江南复社的支持者,和东林党的关系很深,平常和南党之间多有分歧,不料这番话说出来后,不但吕大器等人表示赞同,连何吾驺这样的南党领袖都连连点头。
原因很简单,他的这番话说出了在场大多数人的心声,金声桓只是一个反正的降将,就让他顶在前面当炮灰好了,明军可以派兵去救,但不能把所有本钱都押上去,主要的力量应该放在赣州的第二道防线上,金声桓如果能守住南昌,当然皆大欢喜,如果南昌失守,清军肯定也精疲力竭,守住赣州就能高枕无忧。
“谭泰乃满清悍将,金声桓绝非敌手,我若派大军去援,满清也可增兵,到时候兵连祸结,十数万八旗劲旅直下两广,恐有引火烧身之祸,请圣上三思。”
户部尚书路正飞是个老成之人,平常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尽量和隆武帝保持一致,但今天也憋不住唱起了反调。打仗就是打钱,户部的钱袋子并不宽裕,如果调集十几万兵马救援南昌,财力物力都是孤注一掷,一旦战败,局面就无法收拾了。
他虽然不懂军事,这番话却也提到了一个关键问题,江西现在的局面,是满清征南大将军谭泰对金声桓和王得仁,明军如果派兵增援,清军也可以派兵增援,八旗兵的主力年前去四川征讨张献忠,现在已经回到北京,如果这支清军主力来攻江西,南明无论如何都抵挡不住。
“这个……”
被众人七嘴八舌的一说,隆武帝有些犹豫了,抬眼看看汪克凡,心里暗暗后悔,早知道这样,就该先和汪克凡商量一下,再拿出来让大家讨论。
看到隆武帝期待的目光,汪克凡只好挺身而出:“臣汪克凡不才,愿领湘楚官军救援南昌,解金声桓之围。”
话音未落,众人都暗中松了一口大气,大家在这里说来说去,其实就是想让最能打的楚军和忠贞营出头,接下江西这个烫手的山芋。
“甚好,甚好,云台果然是国之柱石,忠勉过人!”隆武帝欣慰之余,也有些失望,为什么只有楚军敢于迎难而上,其他的官军都不济事呢?目光扫了众人一圈,他又殷切地问道:“谭泰乃满清名将,骁勇善战,当年松锦之役,洪承畴就为其所擒,不知云台有何良策破敌?”
每个朝代开国的时候,总有一批能征善战的猛将在史书中留下自己的姓名,满清这方面却差了很多,他们所谓的开国名将,在后世仍被记住的寥寥无几,这主要是因为满清入主中原的时候,汉人江山已经被农民军打烂了,清军没费什么力气就摘了果子,也就没机会造就所谓的名将。(这里面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比如这是一个比烂的年代,汉人不愿歌颂自己的敌人等等,一一阐述篇幅太长,总之一句话,满清自封的名将很多,但在后人心目中,都是些二流三流的货色。)
谭泰却是其中的另类,此人在历史上机缘巧合,总能出现在闪光灯聚焦的中心,抢足了风头,他一生中被人记住的战功主要有三件,一是生擒洪承畴,二是剿灭金声桓,三是打败李成栋。
明末是个比烂的年代,洪承畴却是个非常厉害的牛人,谭泰抓到他,也跟着一举成名,后来更被多尔衮倚为心腹大将,成为满清二百多年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征南大将军。
一次是意外,两次是巧合,三次就是必然的结果,谭泰总能打胜仗,打败的对手也很强,说明他的确有几分本事,比勒克德浑更加老辣。
不管二流还是三流,谭泰的确算是满清名将了。
自隆武帝以下,南明的文武大臣都有些怕他。
汪克凡对他也很重视,却谈不上一个怕字。
楚军的假想敌是洪承畴,是多尔衮,是鳌拜和吴三桂,谭泰只是前进路上必须搬开的一块石头,最多费些力气罢了。
但是,汪克凡不愿太早露底,有些想法也不太成熟,所以只含糊答道:“臣此刻并无万全之策,但国家危亡就在旦夕之间,臣岂敢惜身而袖手旁观!”
这话一说,其他几位大臣的脸上都有些尴尬,他们找出各种堂皇的理由,不愿全力救援南昌,说到底还是畏敌避战,苟且偏安罢了。
像何吾驺这样宽厚的性子,就觉得有些内疚,想着下面如何尽量配合楚军,而吕大器、李永茂等几个东林党成员,却对汪克凡由嫉生恨,恨不得让楚军和金声桓都被谭泰消灭,以证明他们的远见卓识,证明汪克凡的哗众取宠,自取灭亡。
楚军出的风头还少吗?万一又被他们打败了谭泰,解围南昌,以后朝堂上哪还有我们东林的位子……吕大器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泛起浓浓的敌意,因为礼部的事情,东林党和楚勋集团的关系急剧恶化,差不多已经成了政敌。
想到这里,他上前两步,举起笏板向隆武帝行礼,朗声说道:“梁侯赤胆忠心,又是我朝第一善战之将,此番出战,必能旗开得胜,微臣愿保举汪克凡为江西督师,总揽前敌军务!”
督师因事而设,不是一个确定的职务,但级别很高,一般要挂兵部尚书的头衔,地方上的总督和巡抚都要配合他的工作,江西本来是万元吉的地盘,万元吉又刚刚从江西督师调整为赣闽总督,这个时候再在他头上设一个江西督师,纯粹是添堵添乱。
总揽军务,也得手下人听他的才行。
“这个,怕是不妥吧。”何吾驺身为首辅,看不得吕大器暗藏祸心的样子,出来主持公道:“梁侯的兵马只是客军,不宜喧宾夺主,两家还是各算各的,梁侯的粮饷辎重应由朝廷提供,江西方面再帮衬些就好……”
先把汪克凡架到江西督师的位子上,等他背上沉重的包袱,再从粮饷上刁难,从军纪上找茬等等,千方百计的拖后腿,为了在党争中搞垮对手,宁愿让前线打败仗,这都是东林党最擅长的本事。
李永茂也是东林党的人。
所以,他对这一套也很熟悉。
吕大器一开口,李永茂就心领神会,见何吾驺出来搅局,连忙说道:“这倒是不用担心,江西之战这么重要,兵部必定会竭尽全力助梁侯取胜,筹募的粮饷全都送往江西。”
话说得很漂亮,却留着个活头,筹到的粮饷全都送往江西,筹不到的话,那也没有办法。
突然间,他觉得侧面有些冷冷的,用眼角的余光一扫,兵部左侍郎文安正面无表情的看着他。
何吾驺也有人帮腔,群臣吵吵嚷嚷,激烈地争了起来。
隆武帝伸手虚按,制止了众人的争吵,转过目光看着汪克凡。
“令权不一,肯定是个麻烦,不过江西督师刚刚撤销,立刻再设一个也的确不妥,不如把赣南赣北划作两块,由梁侯主持赣北战事,如何?”
“臣谨尊圣命!”汪克凡是提督操江,主持赣北战事理所当然,至于江西南部的赣州,暂时没什么兴趣。
“好!朕赐你蟒玉尚方剑一口,长江沿线军务由你便宜行事,再调赵印选、胡一清所部助战,如何?”隆武帝终于还是塞了些私货进来。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