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斤?!
一斤白米七文钱,一百斤白米就是七百文!
方丽娘和沈宝儿都被顾元元的话惊呆了。
店伙计的反应却是快,愣了一下马上反应过来,咬牙道:“小娘子你能买到一百斤以上的大米,我就给你每斤少半文钱,不能再多了。”
顾元元见确实讲不下来价,就同意了:“那行吧,你给我称一百斤大米,煮饭的大米八十斤,煮粥的大米二十斤。”
沈宝儿回过神来,拉住她的衣袖用力拽了两下,急道:“大嫂,大嫂,会不会买得太多了?”
顾元元道:“不多不多,这些白米吃不了几天的。”
沈正凌一顿就得吃两斤米饭,一天两顿,外加早餐,一个人头上一天就得四、五斤大米。
还有她跟沈宝儿、沈正则三个,以及沈招儿三姐妹,六个人加一起,一天至少也得消耗三斤米,这么一算下来,一百斤大米买回去,吃不上半个月就没了,哪里多了。
沈宝儿是真的被她这种壕无人性的买法吓到了,愁眉苦脸地说道:“大嫂,我觉得,白米可以少买一点,买十斤就够了,可以多买一些杂粮。”
顾元元皱眉摇头:“就买大米,不买杂粮,杂粮不好吃。”
方丽娘也是一脸担心地说道:“正凌媳妇,一百斤大米得花几百文钱,婶子知道你现在手里有点钱,可也经不起这么花啊。”
顾元元道:“婶子别担心,银子的事我心里有数呢。”
她这么说,方丽娘就不好再多说什么了,沈宝儿也不敢再反对。
顾元元又问店伙计,道:“你们这里的白面怎么卖的?”
店伙计刚才还真怕顾元元被沈宝儿和方丽娘劝得不买了,从而丢了一单大生意,此时见顾元元没改主意,高兴得眉开眼笑。
他一边手脚麻利地给顾元元称米,一边答道:“我们铺子里的白面有三种价格,最好的八文一斤,一点麦壳和糠屑都没有的,次一点的七文钱一斤,最次的六文钱一斤。”
顾元元道:“也算我便宜点?”
店伙计顿了一下,说道:“既然您买了这么多大米,那白面不拘您买哪种,买多少,我们就少算您半文钱一斤,你看,要称多少?”
顾元元道:“我们家主要还是吃米饭为主,白面就少买一点好了,先称个二十斤吧,吃完了再买。”
二十斤白面还叫少买点?家里人口少的,过年都买不到二十斤白面好吗?!
原本听到她说少买点,以为她只买半斤一斤的店伙计,听到顾元元开口就说:称二十斤最好的白面……默默低头干活了。
直到店伙计把她们买好的粮食搬上牛车,方丽娘和沈宝儿还处于一种极度不真实的状态,简直不敢相信顾元元花钱如流水,光是买点粮食,就花了八百文钱出去。
更让她们没想到的是,顾元元她乱花钱还不藏着掖着,她还跑到沈正凌面前去邀功!
顾元元看着牛车上的白米白面,美滋滋对沈正凌道:“沈正凌我跟你说哦,我刚刚买米的时候讲价了,一百斤米便宜了五十文钱,二十斤白面便宜了十文钱,加起来了省了六十文。”
“沈正凌你说,我是不是很厉害?”
沈正凌的目光从牛车上的白米白面掠过,最后落到顾元元身上,就在沈宝儿以后她哥会不高兴的时候,就听见沈正凌低低“嗯”了一声,说:“厉害。”
沈宝儿:“……”
不,这不是真的。
这还不算,沈正则这个时候还要跳出来凑热闹,搂着米袋子不肯撒手,高兴得眼睛都眯了,说道:“大嫂,你真是太厉害了,这么多大米,我们真的可以天天吃白米饭了,哈哈。”
沈宝儿很想冲着沈正凌和沈正则吼一句:你们知道大嫂这一小会儿花了多少钱吗?
然而看到沈正凌高大的身影,最终怂得不要不要的,什么也不敢说。
方丽娘要去买锅碗瓢盆等日常用品,顾元元要去买家俱,接下来就不同路了,约好申时在路口汇合,双方就分道扬镳了。
临分开的时候,方丽娘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对顾元元说了句:“正凌媳妇,你要省着点花银子啊。”
顾元元笑眯眯应下,虚心接受,坚决不改,接下来一路,花钱跟流水一样,看得沈宝儿心惊胆战,生怕她哥的银子被顾元元一天花完。
挑了三张床,两张柜子,一个碗柜,一套八仙桌(一张桌子带四条长凳),顾元元想了想,还是再挑了一张书桌,外加四张椅子……零零总总加起来,花了二两多银子。
木器店老板高兴得眉开眼笑,最后不但抹了零,还另送了一个泡澡的木桶,十分有诚意了。
顾元元付了二百文的订金,留下地址,让他们下午申时以后再送货过去,老板笑容满面地答应了。
粮食和家俱买好了,接下来去买衣裳。
除了她自己,沈正凌三兄妹的衣裳都得买,她还要买些面料和绣线,正好可以在布庄一起解决。
不过在买衣裳的时候终于遭到沈宝儿小姑娘的强烈反对。
可能是顾元元刚才壕无人性花钱的样子,把沈宝儿吓到了,本来胆小的姑娘,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一下子爆发了,坚决拦着顾元元不让买衣裳。
沈宝儿对顾元元道:“大嫂,衣裳不用买,我们可以自己做。”
“买一套做好的衣裳要两三百文钱,这种面料一匹布才卖六百文,能做四、五套衣裳,算下来能省一半多,我们何必花这个冤枉钱?”
顾元元瞅了瞅沈宝儿,弱弱说道:“……我不会做。”
沈宝儿悲愤道:“大嫂,你不会做衣裳,我会!”
“我们不买衣裳,就买布料回去做!”
行吧,顾元元眼看着炸毛的小姑娘,点头道:“那就听宝儿的,买布料回去自己做。”
最后顾元元一共买了五匹布,除了做衣裳用的面料,还有两匹布是她买回去另有用处的,外加绣绷和各色绣线,又花了快五两银子。
沈宝儿急得差点跳脚,却一点办法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