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班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朝好女婿 > 第四十四章 打题

第四十四章 打题(1 / 1)

若是苏木还在场,肯定会吓得惊叫起来:靠,给言官送钱,这不是老寿星上吊,活得不耐烦了吗?

言官是什么,他们干的就是风闻奏事,鸡蛋里挑骨头的事情。

有明一朝,最不能得罪,甚至最不能接触的就是都察院的御使,看到他们,不但不能凑上去讨好,还得赶快绕路走。否则搞不好你就被人家给留意上了。

自弘治皇帝登基以来,有感于当年厂、卫专权的恶例,限制锦衣卫和宦官的权力,重用文官。于是,文官的力量得到了极大的膨胀。

御使言官们大多是进士出身,品级不高,只有七品,可他们有项特权,可以乱说话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又因为把持了朝野舆论风向,一个个更是在朝廷中呼风唤雨。

大到国政,小到官员的私德都在他们的监察范围之内,就算是皇帝一句话没说对,晚上和不该睡的女人睡了,他们也敢指着万岁爷的鼻子破口大骂。偏偏遇到这种情况,皇帝还不敢发怒,只能默默抹去脸上的唾沫星子,将头缩了回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言官就是整人的官。

这群人虽然清贫,可正因为穷惯了,又在清水衙门熬了那么多年,都熬得有些变态,对获取个人名声有强烈的个人嗜好。到明朝末年,更是有人故意顶撞皇帝,惹得龙颜大怒,吃一顿板子。

只要被皇帝这么一打,这个言官就能得个直言诤臣的好名声。你做御使的,不吃皇帝一顿打,好象就不算是真君子纯名士,都不好和人打招呼。

于是,朝廷中对这恶意获取名望的行为有个形象的称谓:骗廷杖。

弄到最后,皇帝也醒过神来。碰到强硬些的君主,比如嘉靖:你要讨打,好直接打死干净。

至于性格温和的皇帝,则是一翻白眼:你要骗板子,朕偏偏不遂你的愿,惹不起,还躲不起。传下去,但凡有都察院的人来,一概不见。

……

胡百户你给巡按送钱,搞不好前脚送过去,后脚人家就是将这些礼物公布于大庭广众,以示自己是个一毫不取的清官。

朝廷每年都会派不少巡按巡视地方,言官们好不容易得了这么单干的机会,自然要抓住一切机会为自己获取名声,小小一个百户军官,正好拿来开刀。若事情真这么发展下去,胡百户绝对会成为一个丑角,以后也没脸再活在世上了。

当然,这一切苏木并不知道。

他心中存了科举之心,又想就近向韶泰讨教学问,一时倒没急着离开胡家。

时间已经到了三月中旬,春雨淅沥落下,一直没有停,整个世界都被朦胧的水气笼罩了。

府试之期定在四月初一。学堂里的其他童生大多是今年在入学,也不需要参加这场考试。

韶泰一向看重苏木,也知道他对这场考试志在必得,对于苏木的督促比往日更严格了许多。

同时,保定城中的读书人好象一下子多了起来,一问,才知道是各县前来赴考的童生。

保定城下辖十六县,每届府试都有上千童生涌进府城。因为路途有远有近,最远的束鹿离保定有好几百里,光走都需要三四天。

若不提前到府邸城,路上若是耽搁了,就得再等上一年。再加上长途跋涉,身体和精神也需要调整,不少考生都会提前半个月抵达,温习功课或是于同道交流学问。

清苑县和保定府的治所同在保定老成,苏木也免得路途劳顿之虞,到考试那一天,只需不行三里地,十几分钟就能到保定府学衙门。

府试和县试一样,也需有一个廪生做保才能报名,不过,有韶先生在,苏木也免去了许多麻烦。

这几日胡百户和帐房老李又出了门,同时跟着去的还有胡进学得几个胡家子弟,说是又要去倒马关。行李颇多,满满地装了两辆牛车。

或许胡百户和老李听了自己的建议,去搞定巡按吧,胡百户这人虽然可恶,我却希望他能够平安度过这一关。苏木这么想。

毕竟在这里工作了一个月,同胡进学他们也混熟了,在没有拿到秀才功名以上之前,这地方还是很不错的。

胡百户和老李走了,巡按政考的阴影又笼罩在胡家头上,胡家货栈的生意也停了下去,帐房里也没什么活儿,苏木也乐得清闲。

每天上午在帐房写两千字的《西游记》,在货栈混一顿午饭,下午照例去学堂读书,晚上回家再背上几千字《四书》《五经》,读几篇八股范文。

还别说,在韶先生座下读了一个多月书,苏木对即将开始的府试也有些概念。

同县试只两道八股小题不同,府试要复杂些。除了两道八股,还加入了贴经,要求通三经。

这已经是五经的范畴,所谓五经就是《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出题的三经中〈礼记〉和〈尚书〉是必选,其他三本中可选一题。

听到韶先生说到这事时,苏木还真有些紧张。这五经在后世自己可没怎么研究过,现代国学首推〈论语〉和〈孟子〉,然后是〈大学〉、〈中庸〉。而且,最近韶先生在课堂上也没怎么讲解五经义,就这么仓促上场,只怕要糟。

看到苏木有些紧张,韶泰冷哼一声:“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也来不及了,若你落榜,须怪不得别人。四书五经倒背如流乃是我辈读书人的基本功夫,丝毫取不得巧。依我看,你若能得这么一个教训,对你的将来也有好处。”

苏木听得一楞,突然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倒背如流,恩师能不能详细说说这帖经题是怎么考的?”

韶泰见苏木不解,道:“考试时,考官会从五经中抽出一段,让你默写补全整个篇章,考的就是你的记性和书法。若是一字写错,或者考卷上有污迹,整张卷子就要作废。”

“啊,默写?”

韶泰:“子乔你的行书很好,卷面应该没有问题,但须注意,得用标准的三馆体,考场之中,由不得你挥霍才华。至于五经文若记不全,那也是没法子的事情。”

苏木一笑:“恩师放心,学生定然不会给你丢脸的,不就是五经文而已,苏木早就背得溜熟了,要不你出个题目现场试上一试。”

呵呵,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这还不简单。以前那个苏木虽然脑筋不灵光,可十多年下来,却已经将这几本儒家经典剩吞活剥地记了下来。若是出别的题目,我苏木或许还真要抓半天头皮,可默写,这不平白送分给我吗?

韶泰见苏木如此自信,一张请水脸终于露出一丝笑容:“这样就好,若是如此,这一关你就算是过了,唯一担心的就是两道八股小题。我同知府也认见过几次,对他的学问和脾性也有些了解。我拟了二十道题目,你拿去作好交来,我批改之后,你仔细背下。”

说着,就将一张写满的字的纸条递了过来。

苏木接过来一看,全是〈论语〉上的句子,可以说,这本书的重点基本上都被韶泰一网打尽了。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打题?”

实际上,打题这种事情在后世也很正常。任何一个老师,在学生参加高考之前都会圈出重点,甚至拟出题目让学生作好背熟。是否能够准确猜中高考题目,也是衡量名师的标准,后世的的黄岗中学就有一批这样的高手。

而打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你得弄明白出题人是什么性格,又什么出题习惯。不同的性格的人,出的题目也不尽相同。有的人注重基本功,出的题目多是最最基础的学问;而有的人则在意考生的才华和急智,专出偏题难题。

因此,尤其是在院试和乡试这种重要的考试时,中央一旦派下考官,地方上的缙绅名流官员都会试着同他们接触,以便摸清他们的脾气,好对症下药,猜中题目。

韶先生本就是县学教喻,老举人出身,干了一辈子文教,加上又认识知府,肯定知道知府出题的思路。

又这些题目得知,知府大人肯定是个〈论语〉达人,出题范围肯定也在这本书里。

知道这一点,接下来的考试就容易了。

苏木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他现在的文言文写作也算是过关了,不会犯低级错误,文章也作得四平八稳。可真上了考场,同整个保定府的精英比起来,也算不得什么。

有了韶先生出的题目,再经老夫子的修改润色,背得精熟,进了贡院,也不需要全中,只要猜对一题,这场考试就算是过了。

苏木不禁感慨:有良师在,少走弯路,少奋斗二十年啊!

就是题目太多,写起来麻烦。

没办法,只能先将〈西游记〉写作停下来,打点起精神对付。

写完,交给韶先生修改。

然后再发回来,背诵。

事关自己前程,苏木重新拾回当年高考时的心境,只将这二十篇文章,一万多字反复背熟,静候考期。

眼见着日子一天天近了,又六日,距离进考场还有九天,胡百户等人回来了。

雨下个不停,一行人浑身都是泥点子,说不出的颓丧晦气。

胡百户病了,一脸的蜡黄,回家之后,就将货栈的伙计都放了假,又让学堂的学生都散了,一个人躺在床上再不起来。

苏木想:估计是没搞定巡按吧?

他本就对胡百户不感冒,再说,就算有些帮忙也插不上手。他不过是一个普通市民,对明朝官场的事情也是一无所知。

既然学校散了,苏木短期内也不用来这里上班,就去老李那里算了工钱,回家备考。

老李瘦了一圈,一看到苏木就不住流泪:“败了,败了,胡家这回是真的败了。我在胡老爷这里呆了二十年,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家。本以为会侍奉老爷一辈子,老死在这里。可没想到,却要散了,飞鸟各投林了。以后离开这里,天大地大,却不知道去哪里?”

苏木心中替他难过,忍不住问究竟怎么了。

李帐房才道,胡百户这次去倒马关给巡按送钱,结果人家见都不见,直接将银子扔了出来。胡百户在巡按门口跪了一整夜,又淋了雨,回来的路上就发起了高烧。

“送钱,给御使……”苏木口吃,这这这,这真是二到家了。你一个连品级都没有的百户军官,就想贿赂中央派下来的巡视员?

送礼贿赂这种事情也得讲究级别,双方地位差距太大,就等同于一种侮辱。打个比方,你一个小民要给一个普通局长送礼,人家或许会收下替你把事给办了。可你若是想去给省委书记行贿,那就是找死。

苏木本想说些什么,想了想,只能摆摆头,安慰了老李几句。

看了一眼门口罗雀的胡家货栈,苏木叹息一声:看来得重新找个工作了。

还有几日就要进考场,为了避免和上次县试时那样摆乌龙,苏木决定去买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

既然有志于科举,有的东西还是需要准备的,比如考篮。

县、府两场考试就一天,当场就能被录取,倒不要紧。可只要到了院试以上,一进考场就要封场,不关个八九日,根本出不来。里面又不提供伙食,所有用具大到做饭有的木炭、炉子,米菜,小到解手用具都要自己准备。

因此,考蓝虽然不大,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里面分几个大小不一几个格子,分别放着文房四宝、柴米油盐等杂物。前面还装两个背带,方便人携带。

模样有些类似电影〈倩女幽魂〉中宁采臣背上的那个背篓。

这东西各大书店有卖,索性就去问林老板要一个,顺便再将前些日子写的稿子交了。

从林家书坊弄了一口考篮背上,回到家,却看到小蝶手足无措地站在院子里,一脸的古怪。

同时,灶房里冒出滚滚浓烟雾。

“怎么回事?”苏木有些惊讶。

“太不象话了,一个大姑娘家,跑我们家来做什么?我看她也不是什么正经女人。”小蝶低声回答,一脸的恼怒。

显然是以为自家少爷在外面欠了什么风流帐。

最新小说: 流放宁古塔后,我靠科举改换门庭 极品皇太子 漫天风飘絮 抗战:开局一本帝国成长手册 我在大唐有块田 断袖相公,乖乖... [综英美]小丑竟是我自己 大明:史上最强皇帝 柯南之我懂兽语 特种兵:军区建基狂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