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县有吴国的大将朱桓驻守,这是一员猛将,曾破曹仁、斩常雕、俘王双、破曹休,吴国黄龙元年(229年),朱桓被孙权封为前将军,领青州牧。
边县驻有朱桓的2万吴兵,另有勇将胡综和李膺相助,满宠如何能兵不血刃直达江陵?
很明显,吴、魏两国大张旗鼓,将近30万兵马鏖战于江陵,这一切都是假的!我姜维究竟何德何能?敌对多年的吴、魏两国联手作戏,就为了自己手上这5万蜀兵?
此时的姜维并不知道,魏将司马懿领兵15万,正在向大散关进发,似乎有大举进犯汉中之意。
姜维在秭归留了万兵马,令赵广、赵统二将死守秭归,自己携吴班、梁绪和梁虔,引万兵马出城。次日正午,日夜不停行军的姜维终于在恩施城北追上了张绍、傅佥的1万兵马。
稍事休息后,姜维令吴班、张绍、傅佥各领3000兵马,分别屯于恩施城东、西、南门,自己领3000兵马屯于北门,梁绪、梁虔领剩下的1万兵马在四门掠阵,力求一鼓作气攻下恩施。
没错,建平郡南部的恩施不再是被劫掠后的空城,陆逊已经秘密派张承领兵5000在此驻守。在陆逊的手上,恩施城有着重要的价值:它往北可取巴东,断蜀兵东归之路;西可断夷水之道,阻挡蜀兵救援被困的廖化、张嶷等四将。
姜维自然知道“攻城为下”,但现在他没得选择,绝不敢绕过恩施前往偃山,否则不仅救不回被围的四将,还会被吴兵分割吃掉。
廖化、张嶷、邓芝和高翔刚刚占领宜都,突然探马来报,夷陵方向的4万吴兵犹如天降,其中2万往西陵峡方向进发,另外2万已至荆门山隘口。
四将自然知道中了吴兵之计,也料到秭归方向不可能再有援兵赶到,更担心江陵方向的吴兵赶来,到时候宜都城很可能成为孤城,自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几人只得弃城往长阳方向赶去。
成都城内,刘闪和众臣仍然不知道吴、魏两国是否结成了联盟,也不知道他们有何交易,魏国满宠借道吴境,吴、魏两国数十万兵马如狼似虎,威胁姜维部队甚至永安城已是事实。
如今天水已被攻克,武都、阴平二郡正被司马懿的2万兵马围攻,眉县、户县、陈仓都有大批魏军集结,似有进取汉中之意。
朝中众臣全都议论纷纷,现在有蜀国两面受敌,没有足够的兵士御敌,皆是“精兵简政”的措施所致。
刘闪知道,只要蜀国能挺住这1年最困难的时刻,其战争潜力将会慢慢地展现出来。因为各郡县陆续传来消息,老百姓正在努力地种粮,甚至有的郡县已有百姓在开垦更多的荒地。
另外,魏、吴两国已有百姓三五成群地迁来蜀中,刘闪早就下过命令,如果各城关核实对方是普通百姓,都会一路绿灯,甚至会有兵士将其带往各郡、县的治所,由当地太守负责分发土地、农具和粮食,并为其安排临时住所。
刘闪实在不想看到整日愁眉苦脸的众臣,安排好泯江的砖窑、纺织厂和兵工厂的琐事后,将朝中之事交给丞相蒋琬全权处理,然后做了个惊人的决定:御驾亲征!
在这个时代,御驾亲征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先皇刘备,吴皇孙权,魏国曹睿都曾经御驾亲征,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鼓舞士气,并且可以稳定民心,朝中众臣自然不敢反对。
刘闪并不懂兵法布阵,此次的“御驾亲征”不过是出去逛一圈,游山玩水罢了。刘闪对姜维可谓是寄以厚望,他让吴懿老将军携2万兵马,并带上足够的粮草前去永安支援姜维,为免除姜维的后顾之忧,特意给他发了道圣旨:
“告曰:魏国司马,兵犯汉中,形势危急,朕当亲征;将军吴懿,粮草辎重,皆至永安,卿勿后忧;吴国战事,相机而行,或战或退,自行决定;朕在汉中,山路难行,勿需多表,静候佳音。”
刘闪决定前往汉中,一是想看看传说中的出蜀栈道,二是担心魏延脾气火爆,怕他沉不住气率兵杀出,这样必中司马懿之计。刘闪没见过司马懿,但知道司马懿的智商和情商极高,绝不能跟他斗智,唯有据险固守汉中才是上策。
出行前,刘闪练了好几天的马术,虽然比不上那些将军或信使,但至少骑上去后不会被摔下来。当然,刘闪也没忘记给魏延发一道圣旨,告诉他自己将要到汉中,一再嘱咐他固守汉中,千万不要跟司马懿较一时之短长。
现在的蜀中再无统兵之将,刘闪无奈只得启用张绍力荐的蒋舒,封他为平北将军,由他率蜀中仅剩的1万军士,再由向宠带200宿卫军为护卫,煞有介事开始了亲征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