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咄咄逼人的王学谦,连叶景葵都有种恍惚的错觉,难道一直以来看到的王学谦是虚假的不成?
作为浙江地方最大的两家银行之一,叶景葵和王学谦的接触不少,但也仅限于商业上的合作,政令上的协调而已。宁波的城市发展获利无限,但是对于浙江兴业银行来说,恐怕真的很难成为笑到最后的人,浙江银行和四明银行才是宁波开发的主角。
而王学谦在协调之中,至少给人一种和善文雅的印象。
可实际上的王学谦真的像是他印象中的那个人吗?
如果王学谦真的是一个弱不禁风的文人,一个老好人,他能够在浙江的政坛上坐稳督军的位置?而且还是在内忧外患的局势下,这要是一个老好人,是绝对不可能有这样的成就的。
说王学谦是老好人?
李厚基肯定不服:眼瞎啊,爷们都被逼地养老去了……
孙传芳暗骂:老子就是差点死在他那张笑里藏刀的面孔下的……
当王学谦展现出他强硬一面的那一刻,连对王学谦充满期待的叶景葵也大惊失色,他要是不对王学谦抱有希望,会带着张謇来见王学谦吗?同时解决了张謇的问题,也相当于解决了叶景葵的问题,至少他在银行内的影响力将大大增强。
“张总长,经营上的问题不过是小问题,所有的经营模式都可以用学习来弥补,就好像技术上的问题,同样可以通过投入研发,甚至仿造来弥补,但有一个问题您可能忽略了。”
王学谦依然是不苟言笑的样子,表情严肃中不带有任何的私人感情。这就是生意,张謇如是想到,如果是在三四年前,他的大生纱厂在巅峰时期,还会受到王学谦的百般刁难和质疑吗?
此一时彼一时,张謇也没有硬气的打算,反而开始考虑王学谦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才是大生纱厂最性命攸关的问题?
大生纱厂的崛起,有很大的偶然性。当初大生纱厂在缺乏资金,借贷无望的绝境之下,却通过库存的棉花进行纺纱,正好赶上一个纱贵棉贱的时期,一下子解决了资金上的问题。但随着前几年的顺风顺水,大生纱厂在经营上的问题就组建的暴露了出来。
荣家在南通也有纱厂,同样竞争江苏东部的棉花产区。而大生纱厂除了在规模上并不逊色申新纱厂之外,在资金管理上,销售环节等等,被申新纱厂赶超了过去。
对此,张謇丝毫没有察觉,甚至他任命在大生纱厂管理的人也没有察觉。
等到棉花价格越来越高,而棉纱价格一再降低的时候,情况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困境。每年需要囤积大量资金用来采购棉花的大生纱厂以为自己能够在钱庄和银行如同前几年一样获得大量的贷款和借款,可是这一次,张謇失望了。
借款没有如期获得,反倒是催款的人来了一波又一波。
问题究竟在哪里?
“子高,我不明白,你说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大生纱厂面临的困境主要还是经营上的。因为钱庄和银行故意调高利息,导致纱厂的经营面临绝境。最高的利率竟然要两成月息……”
“该死!”
王学谦的声音如同冰窟之中传出来的一样,冷的让人直打寒战。高利贷也不能这样搞法,如果是利滚利的话,四个月,这笔贷款就要翻一倍多。
“确实该死,不过人已经被逼到没有办法的地步,但凡有一点希望,就算前面是万丈深渊,也会义无反顾。”
张謇迟暮的神态,让他的叹气声也显得更加地迟缓,这种感觉绝对不会是在一家超级大企业的掌门人身上发生。其实也不能怪他,他也是心灰意冷才有这种感触。北洋时期,袁世凯当上大总统之后,也开始对民族工业大力扶持,当然这种扶持踊跃参加的都是身份不凡的人,大部分都是北洋的高层。
一来,政府高官经商容易,不愁产品销路问题;其次,掌握了政府资源之后,能够选中最热门的行业。比如说采矿,不管是铁矿还是煤矿,在民国都是暴利行业,做这一行的很少有亏本的。
另外,繁荣的纺织业也是投资的热门之一……
但是张謇在十年之后,发现这种模式下的实业,很难有维持一个良好经营状态的,大部分都是因为政府买单,而支撑了下来。
加上他在北洋内阁之中,也属于边缘人物,自然这方面的感触会根深蒂固。
就像是银行,北方的银行,大部分都是北洋高官入股。而生意涉及的是盐业、矿产、国债包销等,另外地产行业也是银行热衷的行业。而对企业投资却很少,这主要是企业往往没有足够其贷款价值相匹配的抵押物,拉来的保人实力不足等等。
缺少了银行参与的实业,是无法茁壮成长起来的,这一点张謇已经感觉到了。
当然,长期离开南通,在燕京当官,张謇的大生纱厂也暴露出了很多的麻烦。因为对当前业务的生疏,让他在做出决断的时候,往往会更倾向于自己的偏好,缺乏理性的思考。而他的代言人在大生纱厂的惯例过程中,却很难做出果断的判断,往往一遇到事,就去找张謇。
导致张謇常年在官场,却要操心生意上的往来。而这种遥控指挥并没有给大生纱厂带来节节攀升的销量,反而因为缺乏对纱厂的了解,经常做出一些不合时宜的事。
叶景葵有点蒙圈,怎么这一老一少,明明一个是想要帮人,一个要求人,最后却数落起资本界的事来了?
高利贷是可恨,但问题是,张謇能够从银行借到利息低廉的贷款,至于去找高利贷吗?
尤其是苏北的钱庄,面对张謇更是一个个苦不堪言,以前他们是看到大生纱厂能挣钱,眼珠子都红了,巴不得将钱庄里闲置的资金给张謇,然后拿一份低廉的利息。谁想到,张謇会这么坑人,一下子钱不见了,还要找他们贷款?
这时候,利息肯定不会是当初求着张謇贷款的利息了,而是高出市价十倍的利益。
这能怨得了谁?
怪钱庄吗?
不仅如此,叶景葵也是当银行老板的人啊!遇到信誉不好的客户的时候,贷款的利息也是坑人得很。这不是针对一个人的故意刁难,而是整个行业都这么做。
再说,王学谦好像也是有银行的吧?且不说远东银行这样的巨无霸,连他的浙江兴业银行里都有王家的股份,他这么说话,不是指着和尚骂秃子吗?
“两位,银行的事情且放一放,也不是一是一会能够说得清楚的。这关系到客户的信誉,生意的获利能力,银行也有一套评价客户的体系,不是红口白牙故意要坑人。眼下张总长的大生纱厂遇到了资金上的困难,王督,您也知道浙江兴业银行的投资一直是受到董事会严密管辖的,只能在特殊董事会都任何的行业里投资,而且大生纱厂已经给银行造成了一部分的损失,所以……”
“如果大生纱厂继续眼下的情况,想要获得贷款的机会是不太可能的。”
张謇一晃神,刚才说的好好的,一下子又变了,急切道:“子高,是不是远东银行有难处?”
“大生纱厂是民国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纺织企业,底子不错,但已经过于臃肿,需要资产整合,将不必要的一些资本剔除出去,保留原来的优势资源,这仅仅是第一步。”王学谦想了想,原本他对大生纱厂的关注也很多,也对这家企业有保存的想法。但碍于张謇的社会地位太高,如果一下子拆分纱厂的资本,恐怕会惹怒老人家,可这是无法避免的,因为纱厂已经被太多的无关项目给拖累了。
另外,他要求的改动也太多,担心张謇的态度。毕竟,对王学谦来说,大生纱厂不过是一个可以投资的项目而已,他可以投资,也可以扶持一个差不多的项目出来。
和洋布打擂台,并非一定要大生纱厂的出现。
但张謇对于纱厂的感情却是另外一回事,他这辈子,最重要的人生轨迹都停留在大生纱厂的筹备上了,尤其是纱厂的厂址在张謇的老家南通,乡土观念很重的老派人会允许纱厂仅仅保留一个名字吗?
毕竟,王学谦的要求是将张謇踢出管理成,保留很低的股份。
毕竟,眼下的大生纱厂已经负载累累,如果将张謇的股份保留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上,无疑是对投资者来说等于是送钱给张謇。哪里有这样的商人?
所以,张謇必须要面临一个抉择,一个彻底离开大生纱厂的决策。他不再是大生纱厂的太上皇,同时他也缺乏足够的精力去管理纱厂,离开在王学谦看来是最好的选择。
只不过,王学谦这种委婉地一点点的想要让张謇开口的想法,似乎遇到了一点阻挠,叶景葵当然也清楚王学谦不太好说话,毕竟张謇是前辈,民国就是这点不好,辈分比天大。当然,也有不看辈分的混不吝,那只有在街头的混混才有的二傻子。
张謇要是含恨而去,王学谦不用担心明面上的隔阂,毕竟张謇的时代过去了,可关系还留着,只要张謇有心在暗处让王学谦难堪一下,还是能够办到的。
叶景葵看了一眼张謇,沉声道:“王督,张前辈是来求药的,是不是能够救得了大生纱厂且不说,但您也不用太过忌讳。我做个中人,大家不管在这间房间里有多少不开心,但出门之后,是朋友,绝对不会是敌人。”
“没错,就是这句话。”张謇也表态道。
如果王学谦没有插手盘活大生纱厂的心思,按他今时今日的地位,是没有必要和自己说这么多废话的,心里认定了王学谦才是能够救大生纱厂的那个人,自然不会有怀疑的心思。
王学谦拍了一下手掌,点头道:“既然这样,我就说了。”
“洗耳动听!”张謇和叶景葵同时点头道。
“张总长,在商业上你是前辈,但是我想要问您一句,大生纱厂除了你之外,是否有一个足够影响力的人,能够替代您在大生纱厂的地位?”王学谦问。
张謇想了想,摇头道:“没有。”
“是否已经看好了接班人,并已经开始培养?”大生纱厂的股东很多,但张家是绝对的一言堂,王学谦话里的接班人,就是张家是否有子弟已经在被培养成为接替张謇在大生纱厂身份的董事长。
张家是书香门第,张家的子弟性格上不会像其他家族那样偏激,惹出笑话来。
但张謇从内心之中暗暗思索了一下,这个问题真不好回答。因为张家的子弟最多也不过是良善之辈,不惹事,不过奢华的生活而已。连守成的人才都没有,更不要说在纱厂面临困境的时候,有力挽狂澜的本事了。百般无奈之下,张謇失望地摇头道:“张家的子弟没有人能够担任纱厂的总经理的人选。”
“那么张家是否可以退出纱厂的管理?”王学谦追问。
叶景葵惊叫道:“退出!”
心头波涛汹涌,难怪王学谦刚才表现的难以启齿的样子,原来他是这样想的。这不是吃人不吐骨头吗?让张謇双手捧着将自己辛苦大半辈子的产业送给王学谦,这只是比破家灭门稍微好一点而已,蛮横的毫不讲理。
张謇的脸色阴沉地如同下雪天前的天空,乌云密布,对于王学谦的些许好感顿时烟消云散。可如果他继续苦苦经营大生纱厂,肯定是难有起色的,和纱厂关门相比,张謇的心情宛如被人用刀子割肉一般痛苦。
“可以!”
“张前辈,这……王督!”叶景葵夹在两人中间,百口莫辩,万一要是今天的事情传出去,他叶景葵就是落井下石的小人,虽然王学谦的名声也将受损。
王学谦莞尔一笑道:“张总长,你误会我的意思了,退出管理是为了张家子弟好。纱厂的各个环节,都会和利益打交道,张家子弟万一处了差错,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同时您也不可能长期高负荷工作,所以我建议成立信托公司来管理纱厂,张家的股份估算之后,安排人进入董事会。至于董事长人选,张总长是不二人选。”
王学谦的解释让张謇微微松了一口气,进入董事会?这算是照顾?至少张家可以保留大生纱厂的部分股份,这已经算是意外之喜了。至少相比把纱厂关掉要好得多。
张謇的虽说不反对王学谦的建议,但刚才的坏性情延续了下来,干巴巴的开口道:“我不需要照顾!”(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