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借口找起来很顺畅,也很容易,但他知道,这些借口就像一壶小酒,饮多麻痹一下压力过重的心情罢了,自己不可能做得到。
说到原因,那就太多了,也许是人间的一切,都和自己那个世界无比的相似,或者说一模一样。
或许是自己第一次看到暴尸荒野的画面,那是当年跟着孙悟空,路过一处官道的时候。
他们曾亲眼目睹,一个农妇饿死在街头,竹篮里硬邦邦的观音土散落在地上。
当时谷小满第一次发现,“吃土”并不是什么好的词语,自己年少无知的时候,不知多少次用这两个字开玩笑。
那一天后,他真切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也顿时明白,自己的心之所往,不是那郁郁葱葱的蟠桃园,也不是天界,而是这片凡间。
他真的很不想看到这样的画面,很讨厌这种世道,天灾无情,人要去吃观音土才能活下去,人们的精神世界贫瘠到只有仙佛之分,并无平等。
但谷小满不是这么想的,原本在他的心里,银钱可以重要,也可以不重要。
人该生来平等,并无贵贱之别,有的人死了轻若鸿毛,有人的死重于泰山。
但不论是鸿毛还是泰山,都比天重要,因为人命大于天。
这是他的三观,三观就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自己的三观也写在了地下城图书馆的书中。
何为世界观?一寸山河一寸血,寸土必争。
何为价值观?自由平等,互帮互助,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何为人生观?可托六尺之孤,可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人生争做君子,死而无憾。
和很多时候一样,谷小满的心也不是铁打的,自然会动摇。
但他亲手一步步打造出了一个最强大的心理暗示。
曾经有鲁迅先生在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引以为座右铭。
现在谷小满从无到有,从零开始,打造了一个上千人的地下城,人人皆是人间的闪光点,都是各自时代的脊梁。
而自己,身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青年,他的思想,他的三观,本就是站在这些伟人的肩膀上。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谷小满就是那个人,站在他们所有人背后的“来者”。
对于他而言,往者犹可谏,先人在前,那么自己的言行举止,就代表着这个最终的目标。
这是一个历朝历代人的薪火相传,岁月也未曾断流的接力,而自己站在终点,又回到了起点。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谷小满出自华夏的文化传承,自当更胜于火云洞众圣。
火云洞众圣既是谷小满的榜样,谷小满也是所有人的榜样。
这一千余人的集体,每天都在增加,都在进步的一群人,就是谷小满最大的“座右铭”。
这个座右铭可以很大,小半个长安城的面积,绝无仅有的地下城,一千多人的规模。
这个座右铭也可以很小,只有一个“人”字,一撇一捺,一切尽在不言中。
……
他们来到空地的中间,这里是被陨石坠落所夷平的地方,这里有一个人布衣歪帽,正在闭目打坐。
腿边放着一个破竹扇,没有光头,也没有戒疤,歪歪斜斜的帽子上沾满了灰尘,竟也裹不住他茂盛的黑发。
或许也只能从那帽子上,勉强看出中间的一个“佛”字,才会知道原来这是佛门中人。
此人除了济公李修缘,还能是谁呢?
等到两人走上跟前,李修缘才终于睡醒了一般,睁着惺忪的睡眼。
不过当他看清了来者之后,立刻就精神了起来。
“数百年未见,修缘兄修为又精进了许多”,李白打趣道。
李白向朋友介绍道:“这就是你要找的人。”
李修缘看到谷小满,赶紧站了起来,弹了弹身上的灰土。
奇怪的是,当他睁开了眼睛后,脸上的表情却看起来非常的奇怪。
谷小满从未见过一个人能有这样的表情。
该怎么形容呢,李修缘的脸很干瘦,还有些黝黑,脸上同样脏兮兮的,重点是他的表情。
人有一双眼,他的一只眼睛在笑,另一只眼睛却在哭。
不只是眼睛,其他都是这样,一半脸笑,另一半脸哭,看着这幅表情,仿佛是在特意作怪似的,但要是仔细看的话,也许就会发现。
李修缘的那只笑眼,眼中有泪,另一只哭眼,同样也噙着泪水。
那到底是笑哭了,还是伤心落泪呢?
谷小满觉得更好奇了,看着这副表情,心也忍不住跟着悲伤起来,他想起了小花仙,想起了那一滴水,想起了饿死在街头的农妇,太多太多人。
济公的故事很长很长,足足有一千年,他的声音很沙哑,像是哭过了很久后的那种嗓子。
……
一千年里,李修缘渡了九千九百九十九人,佛门中人讲究功德,行善积德的方式。
行走于天下,乐于助人,解救人于危难之中……凭借自己强大的法力,这一切都不在话下,轻而易举就能办到,堪称举手之劳。
但顺风顺水的李修缘,却始终忘不了一个人。
那是一千年前,有一个名叫胭脂的姑娘,李修缘的妻子。
两人成婚之后,济公突然受到佛祖指引,一朝开悟,便直接出家了。
胭脂便一直跟着他,偷偷的跟在后面。
“我本未多想,但当时周围有大妖出没,足足有两只。”
初出茅庐的李修缘,虽然拥有罗汉级别的力量,终究还是生疏。
面对两只大妖,他对付一只绰绰有余,但同时对付两只就十分吃力了。
战斗正酣之时,李修缘终于找到了一个巨大的破绽,给予其中一只大妖致命一击。
但同时另一只妖怪也向他发动了偷袭。
一直躲在暗处的胭脂,这时突然跳了出来。
胭脂替他挡住了致命一击,但一个凡人之躯又怎能如此?
身受重伤的胭脂奄奄一息,命不久矣,李修缘刚刚成佛,面对着临死的妻子,听到她绝望的质问,终究无言回答。
那时是心中佛性最鼎盛的时候,所以即便李修缘不想离开,他也身不由己的走出了那片土地,离开了那块冰冷的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