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这场雨虽然下得不算大,但连续两日的降雨却令道路变得泥泞不堪,严重影响了周军主力前进的度。正常情况下,这会儿周军主力应该已经可以与先锋部队的大营遥遥相望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仍旧在距离先锋部队大营十里之外磨磨蹭蹭。
眼见天色渐晚,若是再不加快度,天黑之前很可能到不了既定的宿营地,心中着急的柴荣传下旨意,要求相对轻装的前军和中军加前进,一个半时辰之内务必要赶到保兴庄南安营扎寨。而携带有大量粮草辎重、行动缓慢许多的后军则稍微拖后一些,只要在天黑之前赶到宿营地,不误大家吃晚饭就行。
随着这道旨意颁下,周军主力的前军及中军在各级将领的督促之下加快脚步,向着十里之外的宿营地急行。而后军虽然也在竭力向前,但其毕竟携带着大量辎重,根本不可能跟得上前军和中军的度,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战友在蒙蒙细雨中与自己渐行渐远,并最终在自己的视线里消失不见。
虽然与自己的主力有些脱节,但被柴荣任命为后军都指挥使的刘光义却并不是很在意。一则,自打周军主力离开固安北进,一路上是风平浪静。漫说是辽军主力,就连哨探侦骑都没见到几个。因此在刘光义看来,后军虽然因为携带有大量辎重粮草而辅兵、役夫多,战兵少,却也不会有什么危险、出什么差错。二则,由于炮营的火炮在雨中泥泞的道路上行进困难、度很慢,且在双方短兵相接之时火器所能挥的效力有限,所以柴荣在几番权衡之后,将“神机军”从中军调到了后军,与同样行动缓慢的辎重部队为伍,待到需要攻击城池或者辽军营地时再拉上来用。这样的安排令对“神机军”战力已到迷信程度的刘光义更加有恃无恐,趾高气扬的策马走在炮营那一门门青铜巨炮的旁边,既不在意自己与主力之间的距离越拉越远,也不把辽军可能的威胁放在眼里。
在得到委员会电报一个时辰之后,徐绍安派出的信使终于被带到了柴荣御驾之前。由于此前两天徐绍安都会在宿营之后派人向柴荣这边报平安,所以刚得到内侍通报有徐绍安信使求见时,柴荣并没有太在意——哪怕今天信使来得比前两日早了许多。正在御辇之中与众将商议周军抵达保兴庄后该如何与辽军作战的他,并没有马上宣信使觐见,而是让对方在外面等候,待自己与众将商议结束之后再行召见。幸而参与军议的赵匡胤也注意到今日徐绍安的信使来得比往日早得多,怕先锋部队那边有什么要紧事,在犹豫了一阵后,还是向柴荣提出自己的看法,建议柴官家先行召见信使,以防徐绍安那边真有什么要事禀报。
对于赵匡胤的建议,柴荣还是很看重的。他马上停止了会议,命人将送信之人带到御辇之前问话。结果却是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在得知辽军万余人往东而去、去向不明后,柴荣第一个反应就是对方要去进攻固安城,截断自己的粮道,抄自己的后路。不过,与徐绍安当初的想法一样,这个可能只在柴荣的脑海中闪了一下便被否定了——因为想以万余辽军攻克有八千周军把守的固安城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既然辽军不可能去攻固安城,那么他们的目标就只可能是破坏周军粮道、骚扰周军主力,在为保兴庄的辽军加固营垒、为辽国援军的到来争取时间的同时,达到打击周军士气、动摇周军军心的目的。想到这里,柴荣微微点了点头,觉得辽军终于摆出一幅要和自己打仗的样子,总算是有资格做自己的对手了。但很快,柴荣的动作便僵在了那里,脸上的表情也变得很难看,因为他意识到自己刚才由于急于赶路而犯下了一个错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
不单是柴荣,包括赵匡胤、张永德在内的一众将领也意识到了这个很可能会对北伐周军造成重大影响的错误。因此,当柴荣下令赵匡胤、韩令坤等将率三千骑军和一万步军前去救援后军时,众将没有丝毫的耽搁,立即领兵冲出大队,向南急驰而去。
就在柴荣命徐绍安派来的信使于御辇之外等候时,由萧思温最喜爱的侄子萧继先所率的一万辽军精骑已经在保兴庄以南二十五里外一处水只及膝的河道上渡过了白沟河,悄悄的向不过四五里外正在缓缓而行的周军后军摸了过去。
由于周围的百姓大多以农耕和打猎为生,因此只有极少数以打渔为生的渔民才知道白沟河上有这样一处可以涉水而过的浅滩。而辽军之所以知道这一消息,却是此次领兵的萧继先无意中从被强留在辽军营中做劳役的一户保兴庄渔民那里听来的。刚听到这个消息时,萧继先便想到过要利用这处浅滩渡过白沟河,或者袭击周军的粮道,或者在周辽两军正面交战的时候从背后偷袭周军。因此,在他的叔父萧思温在战场形势和辽国皇帝严旨的双重压力下终于决定与周军决一死战后,他便向自己的叔父提出率领一支偏师南下,悄悄渡过白沟河,从背后对周军主力进行突袭的建议。
虽然萧思温不太愿意让自己最为喜爱的这个侄子去冒险偷袭,但一来萧继先的这个建议一旦实施,将对辽军很有利。二来萧继先也是一再的要求亲自出战,所以萧思温最终还是同意了自己侄子的要求,拔给他一万配有一人双马的辽军精骑,并给予他临机处置之权,允许他根据战局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来骚扰、打击周军。
由于风雨的影响,以及周军从上到下因为幽云辽军主力一直不与自己接战而产生的懈怠与轻敌思想,周军后军对已经接近到距离自己只有里许的辽军依然是毫无察觉,这样的有利局面令萧继先信心满满。而更令他欣喜的是,根据探马的观察,在周军的行军队伍中还包括有那支令全天下人都觉得非常神秘,同时也非常畏惧的大周“神机军”。
拜“神机军”此前种种战绩,特别是攻占固安城的表现所赐,当探**告“神机军”也在前方周军队列中时,萧继先最初的反应是惊讶,而他的第一个念头则是放弃偷袭周军,尽可能避免与“神机军”的正面冲突。不过,这种念头只是在他的脑海里一闪而过。曾经仔细研读过曹继筠此前给他叔父萧思温有关其对“神机军”看法的书信的萧继先,凭借着他过人的聪颖与睿智,从中总结出了“神机军”的一系列优缺点。
在他看来,“神机军”因为大量使用火器,其在攻坚与守城方面确实远较其他军队有优势得多。但也正是因为大量使用火器,“神机军”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其中最为关键的两点就是火器操作复杂、繁琐和害怕雨水、潮湿的天气。
操作复杂、繁琐也就意味着其从行军状态转到作战状态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面对像自己麾下这支辽军一般全部由骑兵组成、拥有快机动能力的部队,“神机军”其实并没有足够多的时间来组织起象样的防御阵形,架设起他们引以为傲的火炮。而害怕雨水和潮湿则意味着在目前这种阴雨连绵的天气下,“神机军”的战斗力将大大折扣,是自己对其实施突袭的最佳时间。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萧继先在仔细权衡了一番利弊后,最终还是决定照原计划施行,对前面的这支周军进行一次毁灭性的打击。
计议已定,萧继先立即开始调整部署。在他的指挥之下,一万余辽军很快便分成了四部分。其中一部分从后向前冲击周军,两部分从左右两侧穿插、分割周军,使其尾不能相顾。而最后一部分在充当第二梯队,准备随时增援可能会进展不利的第一梯队的同时,还要担负起在第一梯队成功打乱、打散敌军,并给敌军造成一定杀伤后,冲上去放火烧毁周军辎重粮草,以及设法缴获“神机军”火器这一项最为重要的任务。
时间不长,辽军的进攻队形便调整完毕。随着萧继先一声令下,除第二梯队两千人马外,其余的八千辽军精骑同时催动战马,向着不过里许之外的周军猛冲了过去。